第562部分 (第1/4页)

个交代,希望贵国能准许我方将此战被俘之将士领回,我方保证不再有似此番之误会发生。”

西比尔斯基大主教虽是个能言善辩的主儿,往日里布道之际,口舌生花不过寻常事儿,可遇到了弘晴这么个不讲理的主儿,也愣是被堵得说不出话来了,一见及此,彼得罗维奇大公赶忙接过了话头,满脸恳切之色地解说了一番。

“呵,好一个诚意,这么说来,贵国是不打算和谈了?也罢,本王这就率军去贵国的乌法堡拜访一下好了,看堡里那一千二百一十二名守军能挡得住本王的大军几天时间?”

这一听彼得罗维奇大公开出了个比打发叫花子强不了多少的和谈条件,弘晴的眼神里立马便有道精芒一闪而过,不过么,倒是没发火,仅仅只是阴冷地一笑,声线微寒地回了一句道。

“亲王殿下说笑了,贵我两国本是友好领邦,此番虽有所误会,也当不致兵戎相见罢?

听完了通译的转述,彼得罗维奇大公的脸色当即便有些不好相看了起来,没旁的,乌法堡位于乌拉尔山中段,乃是欧亚大陆交通要道上的一座重要军事堡垒,一旦沦陷,整个俄罗斯帝国就被彻底切成了两半,欧洲部分或许能保住,可兵力空虚到了极致的西伯利亚却是注定要落到清军的手中,而这,对于俄罗斯帝国来说,显然是不可承受之重,若是往常,彼得罗维奇大公或许不会在意弘晴的威胁,可眼下么,弘晴连乌法堡中有多少兵力都一口道了出来,显见西伯利亚平原的虚实早被弘晴探察了个清楚,彼得罗维奇大公就算是想硬气都硬不起来,只能是强挤出一丝比哭好看不到哪去的笑容,斯斯艾艾地应付着。

“呵,大公阁下以为呢?”

对于俄罗斯人的厚颜无耻,弘晴尽管早就已心知肚明,可这会儿见彼得罗维奇大公如此这般地胡诌个不休,还是忍不住心头火起,不过么,倒是没发作出来,而是冷笑着反问了一句道。

“亲王殿下如此之幽默,实是我辈之楷模也,呵呵,贵我两国友谊源远流长,在下坚信绝对不会因此番的误会而生出嫌隙,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么,亲王殿下若是对赔偿数量有所不满,大可直接说,只要我俄罗斯帝国有的,绝对不会亏了领邦,这一点,在下可以做出保证。”

彼得罗维奇大公不愧是老牌的外交官,尽管心中慌乱得很,可打起哈哈来,却依旧是满嘴的胡柴,三转两转便将敏感话题转了开去,试图以此来避实就虚。

第946章 《中俄伊犁条约》(四)

“保证?贵国的保证向来不值钱,康熙二十七年,在两次雅克萨之战后,贵国可是多次作出了保证,结果又如何?此番贵方兴兵十余万,与逆贼策妄阿拉布坦相勾结,悍然入侵我大清,又岂是一句误会可以解释得过去的,当然了,贵方硬要说是误会,那也由得尔等自说自话,可不管怎么说,贵方入侵我大清终归是事实,所造成的损失,自是须得由贵方一力承担,既然大公阁下说到了赔偿,那就一切照价来好了,宗侍郎,宣罢。”

俄罗斯人从来都是厚颜无耻的主儿,与其讲道理,不过是对牛弹琴罢了,对此,弘晴早就心知肚明得很,自是懒得与其缠杂不清,不甚客气地贬损了彼得罗维奇大公一通之后,也就顺势转入了正题。

“喳!”

听得弘晴有令,端坐在侧的理藩院侍郎宗答自是不敢怠慢了去,赶忙恭谨地应了诺,而后一抖手,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了一本折子,摊将开来,一板一眼地宣道:“兹查,我朝此番西征,共调用粮秣十七万三千五百二十一石,连同转运费用,总值三十三万五千八百二十一两;消耗弹药辎重总值四百五十七万三千五百二十九两;伤残战死士兵之抚恤共计九百五十三万五千三百二十两;重建各地所需银两为八百七十五万两;犒赏三军将士花费七百二十二万两,其余杂费三百八十二万两,总计开销为白银两千七百零一万四千六百六十二两。”

“大公阁下应是都听清楚了罢,因着贵国的悍然入侵,以致我国不得不花如此之巨资平乱,这个损失必须由贵方来承担,此一条,别无商榷之余地,当然了,为了计算方便以及贵方一直宣称的友谊考虑,零头就不计了,贵方赔偿我国两千七百万两白银,我国可以酌情考虑免去贵国擅启战端之过错,若不然,本王只能亲自带兵去贵国走上一遭了。”

清军此番西征极为的顺遂,一年便平定了各地的叛乱,所开销的军费其实并不算多,哪怕算上战后重建的费用,也不过千余万两白银而已,不过么,既是要索赔,自是须得将花销往高里开了去,对此,弘晴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