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1/4页)

说起来,这梁国海和魏家还有点瓜葛,他是廉国府老姑奶奶,也就是廉国公妹子的夫家外甥。按照辈分算,凝萱见了此人也要恭恭敬敬的叫上一声“伯父”。梁国海在京城里的风评并不是很好,原因多在他心狠手辣,对皇上不喜的人向来是斩尽杀绝,连几岁的孩童都不放过。梁家子嗣单薄,梁国海的母亲曾经想到娘家求亲,娶了魏姑奶奶的女儿。可魏姑奶奶看中的却是锦乡侯的胞弟,人家那才是正经的皇亲国戚。

梁国海就算再喜欢,也只能放进心里不敢出声。

如今皇后故去,当年那点小小的矛盾就像火星儿燎原,先无声无息,等众人察觉的时候,就是梁国海真正亮起爪牙的时候。

廉国府的车马到了康定门前忽然被拦下,几个守城的小兵不客气的上前来搜检。魏家的家丁也不是吃素的,十来个人将凝萱的车马紧紧实实的围住,双方对峙了起来。

看似小头目的一个人翻着白眼将华盖车上上下下打量一番,手里的长枪一指:“知趣的话叫里面的人赶紧出来,否则”

王妈妈的男人是家丁管事,此番奉命保护凝萱出行安全。他不悦的瞪着小头目:“瞎了你的狗眼,也不亮出招子看看这是谁家的马车!你们梁将军见了我家主人也要恭恭敬敬的叫上一声舅舅。”

小头目发出了“嗤”的一声怪笑:“你也甭我来这套,什么舅舅叔叔的,我看竟都是些攀关系的主儿,你若明白些,趁早叫我搜检,不然”

小头目的长枪忽然往前送了半尺:“别怪小爷让你敬酒不吃吃罚酒。”

此刻南门人来人往,城外挑担子卖菜的农户不断往里进,很快那些看热闹的闲人就将魏家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上来。

王管事见状大叫不好,若有人心怀不轨,趁机冲撞了马车,只怕自己人头不保。

王管事忙换堆起了笑意,闪开长枪往前凑了凑,一拱手,袖口里的一只五两的银锭子就送了出去:“小爷明察,我们是廉国公府的人,那梁将军确实是我们家姑奶奶的外甥。车里坐的是我家小姐,不好叫公爷搜检,还望你多行方便。”

小头目似笑非笑的看着王管事,在暗处捏了捏银子的重量,哼笑道:“我说是谁家的架势这么大的,原来是丽妃娘娘的侄女。”

马车内的凝萱将小头目的话语听的真真的,此刻她心一沉,轻声与宋嬷嬷说道:“此人对我们来历知之甚详,还要堵住魏家的车马,想必事情并不简单。嬷嬷,你和王管事说,叫咱们家的人立即折返,从西边崇安门出京。”

宋嬷嬷惊呼一声:“崇安门?那可绕了好大一圈呢!姑娘看,都已经这个时候,若是折返再出城,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到流云庵。到了午时只怕太阳更毒。”

凝萱右眼皮猛跳,不明缘由的猛跳,脸色阴的吓人。

宋嬷嬷到了嘴边要继续深劝的话只能吞了回去。她冲笑槐一使眼色,笑槐会意,起身挡住凝萱,将车帘挑开一个小角,宋嬷嬷动作利落的挤了出去。

王管事正在这里好话说尽,就是不见那小头目松口,他心里也明白此事多半有诈。可叫姑娘原路而返?别说他没这个权利,就是他家里头的那位也不敢张这个口。要知道,五姑娘去流云庵上香,那是奉了国公爷的命令。

王管事正焦头烂额时,但见宋嬷嬷从马车上下来,忙迎了上去:“宋嬷嬷,你看这”

宋嬷嬷笑道:“王管事无需多说,姑娘已然知晓了。既然这位小将爷不肯行方便,咱们就往北门去吧,趁着时间还早,怎么也能赶到。”

王管事巴不得宋嬷嬷这一句,心里早念了一百个阿弥陀佛,直道五姑娘通情达理。王管事心境大变,转身之后冷眼看着小头目:“狗仗人势的东西!呸!”

王管事狠狠往地啐了一口,吆喝着家丁们撵走人群。

那些脚夫农户们怎敢和廉国府这些锦衣家丁们抗衡,麻溜的就散出一条大路来。

小头目一急,扭头抬眼看了看城楼上的人影,心下发狠,咬牙忙快走几步要拦下马车,长枪就架在了王管事的脖子上,他自己反而是紧紧盯着车内:“里面的恶贼再不出来,别怪爷爷我叫你们见点血!”

说完,手下使劲儿一用力,枪尖上的利刃霍地花开了王管事脖子上的一道血痕,血丝儿像红线似的汩汩外流。

第七十五章梁家

康定门城楼上,一对父子正向人群聚集处遥望。年长的不过三十开外,年少的也就十六七岁,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前者正是守城将军梁国海,而少年便是他们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