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第1/4页)

赵煦淡淡一笑,拉着凝萱出了大门。紫华大公主痴痴地看着不断抖动的珠帘发怔,桂嬷嬷露出脑袋往里面东张西望。

“你这老货,还不进来!”大公主板着一张冷脸,“才喊你你不在,现在倒知道往前凑!”

桂嬷嬷笑嘻嘻:“姑娘可有一句话说对了,大公主这戏作的好,险些连老奴都一起骗过去了。不是,奴婢的意思是”

此时戏子还是不受人待见,桂嬷嬷惊觉自己失言,连忙想要补救,紫华大公主却摆摆手:“犯不着遮遮掩掩,你的意思本宫明白。”

公主明白,但是桂嬷嬷可闹不懂了。

这主仆俩多年的情分,桂嬷嬷根本没多想便问道:“可是殿下明明心中属意世子爷,为什么偏讲了那些话呢?闹得两位小主子一个跪比一个跪的狠?”

第一八零章两个人的表白

桂嬷嬷问这话的时候,大公主的脸上尽是无奈:“你当本宫愿意做这恶人!说来说去都是为了凝萱好,本宫虽占着养母这个名头,但想要为她指婚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做的多了反而惹来许多是非。你刚也听见煦哥儿的意思,萱丫头的亲爹不是个东西,为防好事变坏事,本宫要先确定确定煦哥儿的心思。”

桂嬷嬷笑道:“老奴瞧着煦哥儿对姑娘是实实在在的好,这俩人站在一起好比观音大士座前的金童玉女,看着就喜人。”

“话是这样说,但你别忘了。”大公主肃然道:“赵家的男人可都是藏得住事儿的人,不是本宫这个当姑姑的不向着侄儿,煦哥儿也好,几位皇子也罢,心思深的叫人难以揣测,若煦哥儿只不过拿萱丫头当亲妹妹呢?本宫乱点鸳鸯谱,岂不是害了萱丫头一辈子的幸福!你可不要忘记恪亲王的前车之鉴。”

桂嬷嬷愣了一下,便没再吭声。

风雪渐渐停歇,地上光辉一片,足有半尺厚,这点小雪若放在帝京,一定会惹来许多文人骚客的连诗做对,但在北疆,半尺厚的积雪根本算不得什么。冬日里没有雪,于宿元、眉州人来说就好比烧肉的时候不配佳酿一般叫人遗憾。赵煦披着一件半新不旧的深紫色多罗呢狐皮大氅,头戴金斗笠,身上披着玉蓑衣,凝萱也是同一个款式的打扮,只不过身上大氅却是簇簇新,乍看花色绝难认出什么质地。只有那些积古的老宫人才隐约瞧得出,那是用仙鹤腹部的软毛织就而成的,又有能工巧匠涤染成明红色。所以穿起来丝毫没有猩猩毡或是羽纱的那种臃肿,反而增添了几分俏丽。

赵煦一面走,一面低头看着凝萱脚上穿的海棠屐。随时留意地面是否有结冰,每每在看到凝萱要摔倒的时候就去虚扶一把。

“前面有个亭子。我们去坐坐。”赵煦拉着不大情愿的凝萱上了山坡上的八角亭,原来这亭子盖在傍山临水的之上,不过十几步见方,八面有窗,推开便可垂钓,周遭枯黄的芦苇掩映,一条水道逶迤穿过池塘。至今融汇贯通进了将军府里的小湖。只可惜,湖面早就结成了薄薄的一层银镜,原本停靠在岸边的木船都成了摆设,被四处的冰层卡个正着。

凝萱在将军府几日,却从未来过此地,不由好奇打量着横槛上的彩绘,赵煦扫了一眼,笑道:“这是北疆一代流传的红莲圣母的故事,倒也有些新奇,当初买这宅子。管家倒是曾经提过要重新换些模子,但我瞧着不错,就没多费这个事儿。”

赵煦见凝萱看的目不转睛,便顺着视线仰头去瞧。她看的是图组中的其中一幅,红莲圣母正手持金圈降服妖魔,因将军府里维护还算精细,所以衡槛上的漆墨并不见剥蚀,所以展现出来的红莲圣母几乎是活灵活现。

“怎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凝萱摇摇头,却又指着红莲圣母手中高举的那支金圈:“这东西叫什么?”

赵煦自然不知道,就连这个八角亭,他也没来过几次,问他不如找当年修建的工匠仔细盘问。赵煦笑道:“大约就是伏魔一类的法器吧,我瞧长春宫里的道士”

没等赵煦说完,凝萱便截道:“不是,我在别的地方见过这种纹饰。算了,等改日请人来将这画拓下来,我细细琢磨琢磨。”凝萱捡了一张干净的长椅坐了下去,仰头看向赵煦:“你要和我说什么?”

赵煦倒是不客气的一屁股坐在了凝萱身边:“我家里的事儿你可都听说过?”

凝萱面有赧色,轻轻点了点头。

赵煦淡淡一笑:“别人都说我生在富贵乡,生来的好运气,可谁知道我连见自己的亲娘都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儿。”

凝萱迟疑道:“不是说王妃身子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