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惫伲克�心阍苗何奘赂扇牛�

而且,悦绾准备做这件事前,没有向他慕容评汇报。“悦绾不知道我是大小事务一把抓的掌权大臣吗!他这是故意绕着我,教我难堪,教我的亲信难堪!”

慕容评的头脑里装满这类想法,已经极为恼怒。不过他还抱着幻想,幻想悦绾那小子干过一段会疲劳,会丢下不干。不料想悦绾傻里傻气拚命,一下子竟查出了二十多万归私人控制的户口,其中的很大部份就属于慕容评部下或亲属。

慕容评损财又丢脸,他如何忍得下这口气?

“我不能把你碎尸万段,已经难于消气解恨,你还想有什么嘉奖鼓励么?”慕容评愤愤地嘟囔说。

正因为这样,悦绾单打独斗,带病工作,没有看到主政的慕容评有任何支持,悦绾死去也没有见他有什么特别表示。

慕容暐感觉奇怪:太傅大人怎么对悦绾这么冷淡呢?

慕容评找机会解释说:“陛下,现在国际情势复杂,出于对维稳的考虑,吊唁悦绾的活动就从简吧。”

慕容暐当然听太傅的话,他认为太傅比自己成熟得多。

其实,慕容评心里想着的是贪,他护贪,嫉恨有反贪行为的悦绾。

主政者不倡廉却护贪,不肯反贪,那还有什么说的,满朝就大贪小贪,无官不贪,贪得一塌糊涂。

最终,燕国一切政务都要靠贿赂搞成,官员不是按才能推举,群众对政府切齿痛恨(注1):这是人们对当时燕国政局的评价。

就是在这样的风气下,燕国完全衰落了。

注1《前燕录七》:评等贪冒,政以贿成,官非才举,群下切齿。 。 想看书来

十五 慕容垂绝地反击

东晋十六国时期没有卫星遥感,更没有国际网络互联,而且,慕容评也注意境管,有时还遮遮掩掩,努力维持燕国的大国风范,但是人的智力总是无法被限制住,境外的人还是很快知道了燕国贪污成风,政治混乱,国力衰落,这就招致“外部势力”对它的觊觎。

新兴的秦国不消说,苻坚、王猛两人都在密切关注燕国的局势。首先发难的倒不是秦而是东晋大将桓温,他感到这是一个灭亡燕国的好机会。他要抓住这机会,大举北伐,树立个人的崇高威望。

他有个重要幕僚郗超,建议他或者迅速率兵直捣邺城,或者屯兵黄河边逐步安排好粮运军需,等一切准备好再发起进攻,逐步扩展胜利成果。这两种策略桓温都没有采用,因为他认为第一种策略虽说可能速胜,危险性却太大;第二种策略则给了燕军太长的准备时间,对自己的进攻不利。他采用第三种策略,郗超所批评的“连军北上”策略。也就是大军向北推进,能走水路走水路,不能走水路走旱路,不直接攻打燕京邺城,却以强势的兵力不断攻击取胜,迫使燕军屈服。

这就出现了前文所说的情况:晋军连连胜利,燕军节节失败。慕容评无计可施,慕容暐在龙椅上哀哭。

“陛下,万不得已,您提的到龙城去其实是一个可行方案。到那边我们同样可以过好。”身体已经发胖的慕容评小声对伤心的慕容暐说。

“叔父,我也这么想,只是很舍不得邺城,也不知朝臣是不是同意……”慕容暐说,他的眼眶周围还有泪痕。

“陛下请宽心,臣愿领兵出战,相信能击败桓温。”慕容垂站在乱纷纷涌进来安慰慕容暐的臣僚中说。

他的周围投来了差异极大的各色眼光,有惊喜的,有怀疑的。慕容评则是反感。

“失败了怎么办?”慕容评说。

“桓温现在只是到了枋头,离邺城还远。如果我失败,再去龙城也不迟。”慕容垂回答。

这话坚定了慕容暐的心志。“那就按您说的做试试吧!”他点了下头。

和慕容评一样,慕容暐本不想用慕容垂,现在情况特殊,可说是病急乱投医,他决定让慕容垂以征南大都督身份替下慕容臧,率领另一个主战的人物慕容德等一共五万人去抗击桓温,展开一次绝地反击。

慕容垂看出桓温的进军路线存在很大弊端。因为那“连军北上”的做法战线拖得很长,后勤补给困难,只要切断粮道,晋军就会丧失战斗力。同时,那进军的方向偏向一边,不是攻邺城,而是占枋头,那是一种进展迟缓的进军路线。慕容垂分析,桓温的战略意图是不做强攻却压迫胆小的燕皇和慕容评逃跑或投降。他这分析非常恰当,切合桓温的心理。

作出了这个分析,慕容垂便选派他的主要助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