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 (第2/4页)

盛吞吞吐吐的,知道他绝不会平白无故来自己,肯定有什么话要给自己这个未上任的新官说,也想正好想借此机会,提前了解一下条山县的情况,光听王云平说条山县乱的厉害,比河湾县有过之而无不及,却不知道到底是个怎么乱法,就鼓励道:“范局长,有什么话,你尽管说,今天咱们哪儿说哪儿了,我也当你从来都没有来过。”又笑了笑道:“范局长,以后咱们就是不分你我的一家人了,我也是条山人民中的一员吗。”

范金盛知道说话不注意,产生了口误,说了一个“我们条山县”,让原小生产生了误会,就不好意思笑了笑道:“是是是,咱们今后就是一家人了。”略微思考了一下,接着道:“我就从条山县这几年的情况给你说起吧。从改革发展伊始,条山县算是走在整个沂南市发展前列的,虽说跟长平市和沂水县没办法比,但是全县的整体经济水平,还是能说的过去的,经济总量,跟晋侯区不相上下。究其原因,关键还是当时的班子团结,大家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搞了几个比较大的项目,把经济发展起来了,随后的城区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后来矛盾就越来越多了,特别是樊书记和陈县长上任之后,全县经济整体几乎没有什么发展,甚至出现了严重倒退现象。”

此言一出,原小生多少感到有些纳闷,按理说下面一个局的局长,即便是对县委书记和县长有什么不满,也不应该无知地在一个副县长跟前说三道四,更何况这个副县长还没有到任,就更不应该口无遮拦了。那他的目的究竟何在呢?总不至于是个愣头青吧。原小生心里胡乱猜测着,却一时也弄不明白范金盛到底要干什么。

范金盛抬头看了原小生一眼,见原小生脸上并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就继续道:“并不是我嚼舌根子,要在你这里说樊书记和陈县长的坏话,实在是这两个人把一个条山县搞的太不像话了。就拿樊书记来说,从上来开始,就是抓权,无论是人事权,还是财权,都要抓。这样一来就引起了陈立东的不满,随之就出现了拉帮结派的现象,发展到现在,几乎是县委县府两张皮。无利可图的事情没人管,有利的事情争着管。每个人都有一帮自己的人,经常是剑拔弩张,把全县搞的是乌烟瘴气。

就拿临山街的拆迁问题来说,已经在常委会上研究通过了,拆迁的工作也都就位了。到拆迁的时候却出了问题,老百姓嫌补偿标准太低,以提高补偿标准为由,阻挠拆迁工作,围在县府门讨说法。这看似很正常的事情,背后却是樊凡和陈立东之间的较量。对于拆迁方案,樊凡并不认可,樊凡认为从县城整体发展和全县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觉得现在拆迁,时机还不成熟,缓二年再说。陈立东却认为此时如果不拆迁,就会错过最佳的拆迁机会。一方面,随着物价的增长,以后拆迁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在拆迁补偿款这一块也要比现在花费更多的钱;另一方面,现在正是房价的上升时期,此时拆迁,可以把政府的受益最大化。第三是国家的政策一直在变动,今后到底变成什么样,谁也说不准。

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陈立东在拆迁工程招标的过程中,独断专行,没有给樊凡打任何招呼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定了下来,引起了樊凡的极大不满。下面还有人说,樊凡是因为没有收到好处,才故意刁难陈立东的。也有人说,陈立东长期以来不把樊凡这个县委书记放在眼里,最终矛盾全集中在拆迁问题上爆发了。甚至有人说,樊凡和陈立东为了一个女人才搞的剑拔弩张的。总之说什么怪话的都有。

大老板和二老板闹的不可开交了,下面人也各自为政,吃拿卡要这些小问题层出不穷。给你举个例子来说,今年年初,城关镇农民赵三平打算建鸡棚准备养鸡,城关镇镇政府的司法所所长知道情况后,找上门,强行以高于市场价格给人家推销建筑材料,人家不要便找供电、水利部门,拉闸停水。赵三平实在忍不下去,跑到信访局告状,他竟然嚣张地威胁人家,再告状就把人家抓起来。

这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却是一只只黑手。后来事情闹到县纪委。纪委最后的处理结果竟然只给了这个司法所所长一个调离工作岗位的处分。没有多长时间这个司法所所长就又到另一个乡镇上岗了,而且官升一级,摇身一变,成了副乡长。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在条山县数都数不过来。”

说到这里,范金盛摇头苦笑着道:“原县长,给你说句实在话,我这个信访局长有时候是真不想干了。到现在为止,我都不知道,整天搞的那些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教育目的何在?意义何在?是要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还是别有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