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2/4页)

众不同;又是那么光芒四射。

但是我知道你是谁,我也知道你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你是生而不幸的人,太美也太卓越了,堪称伟大而平凡的女子。你是那么美,美而柔顺,让我觉得望着你的眼睛时,心里是透彻而安全的。”

秦牧突然把慕雨晴紧紧地搂在了怀中,觉其肌肤滑腻,愈加心旌摇曳。

他使劲地抱住慕雨晴,不让她挣脱。

他亲吻她,抚摸她,男人的那一套太娴熟了,他甚到把他的手伸进了慕雨晴的衣裙,他甚至触摸到了慕雨晴那青春的****,

那微微隆起的一双*,那两点未熟樱桃的淡淡红晕,那胜过画中美人的五官,那是秦牧不能抑制的****。

灯光下,慕雨晴的脸是那么苍白,她是那么安静,没有眼泪,她已不需眼泪,泪早就流光了,她躲不过那一劫,女人的那一劫,她是那么安静,安静而冷静,她的衣襟已被撕开,裸露出美丽的****。

他的*****,他前进着,慕雨晴只能掩耳盗铃般地闭上双眼,平静地任凭秦牧所为。

单骑入城

太子府大殿内的密室里,灯光明亮,太子如意居中而坐,主持着这关乎天下生死存亡的行动。楚曼君一旁侍坐,密室内外布满了全副武装的郎中侍中,殿前殿后也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警*密。人数虽众,整座宫殿却是鸦雀无声,一片寂静肃穆,只有偶尔来的探骑和军使者,在殿前下马石前下马上马,然后飞奔大殿石阶前,高声报名而进。这时会响起一阵杂乱急速的脚步声和佩剑撞及腰带的"叮噹”声,很快又恢复平静。

所有的人在殿内殿外,有事都用耳语交谈,所有到达下马石的马,全都口中衔枚,连嘶叫声都没有,来时去时,只听得见马蹄敲击着青石板的声音在夜风中震荡回响。

琉璃灯光下,如意面无表情,听着丁剑的报告军情:“据军使来报,洛阳城外金陵王军队开始撤退,谢海石部二万人调往离洛阳只有五十里的孟津,胡海儿部三万人调往渑池和河东,朱烁部二万人东去虎牢。

如意道:“孟津是洛阳北边的重要门户,虎牢是扼守洛阳的东方门。河东有崤、渑的险要地利,而这些地方自古以来都是军事上必争之地。胡寄尘想干什么?”

楚曼君轻松的笑道:“大事成亦,现在殿下应召他入城共商抗胡大事!”

第二天一早,就有一个待卫模样的士兵把文书送到了胡寄尘营中,胡寄尘接过文书,文书上没有别的话,也没有多余的话,只短短一句:“家事国事谁先忘,胡先生明白人!”胡寄尘看了手令之后,只是叹着气,把文书扔在桌上,倒没说什么。

然后,他自己一个人到城外看了一晚的落日。

落日辉煌,但已经是落日了,是不是也象他的事业一般日薄西山。

他看着尽头渐渐收尽光彩的太阳,心中有一种寥落的感觉,这落日是不是像现在的自己呢?中原大地上只需要一个太阳,这不再那个众日竟骄,各展光彩纷华的时世了。他心中遥想着那传说中的后羿,天上九日竟骄,生民涂炭,不得休息,他张弓一舞,箭落八日。

但此时此地,日是谁?是隆佑帝,是太子如意,还是金陵王?小扎尔密?射日人又是谁?是他?是楚曼君?还是秦牧?还是小扎尔密?谁都想是射日的人,可谁又甘心做那一飞冲天,自我毁灭的箭呢?

亡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胡寄尘在草地上坐着,心里细细地想,他自负倜傥****,素以多谋善断为名。他也不知到底是什么原因,他的心很乱。

原野,寂静,一缕寂寞、挟着千年来朝更代异,江山悲咽的风声细细向他扑了过来。

日沉了,城外余有少量炊烟,他们是这场战争中的悻存者。那些炊烟处的人们,他们会不会想过,虽然明天太阳依旧会升起,但他们就能确定那太阳就是今天凋落的太阳吗?胡寄尘心时满是一种英雄的悲壮与苍凉。

历史的进程就是这样的。就是这样的了,只是甘心如胡寄尘般这么洒然的没有很多。中国伦理的核心在于“忠”、“义”二字,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强烈责任感。

一切夷狄之辈都往往低估了中国文化的巨大潜能,他们从没有真正地意识到,这种无形的力量是任何刀剑都无法斩尽杀绝的。

一个受过礼义教育的人应该懂得,国家的利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形下都是高于一切的。幸运的是,忠臣义士却多出于乱世,面对艰难的世界,面对无数敌人,他们会不顾一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