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 (第1/4页)

就连文人都忍不住奋笔疾书,准备上书新君不可动摇国本的时候,第三道诏书又迅速颁布。

大秦奉兰柯寺、紫霄山与炎黄宗为护国宗门,三宗共同发声,捍卫大秦安危。

大秦境内其余宗门也同样发声,愿在三宗统率之下,保护本土安宁。

紧接着,又有消息传来,五国将与天下武林盟会盟,重订上朔日条约。

一桩又一桩变革,快得让人来不及反应,直到这时人们才知道,中洲的天彻底变了。

果然,一个月后,新盟约向天下公布,五国今后立弃武改文,世家退出历史舞台,而天下武林盟则超脱世俗,成为中洲的庇护者。

就像王克所说,百姓并不关心朝堂的更替,只关心自家的生路。

当人们发现从此后,头顶再无世家欺压,人人皆可利用才华,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对这场席卷天下的变革没有任何排斥,反而欢迎得很。

要知道,中洲尚武不假,但是各种武学功法都集中在皇室世家之手,而且穷文富武,并非所有人都能成为武道高手。

百姓之中,文人远远多于武者,自然对以文治国,科举选士喜闻乐见。

尤其是第一次科举,无数寒门子弟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之时,百姓们对新政更加拥护。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中洲始终都是一个实力为尊的世界。

当天下武林盟这个庞然大物,彻底被激怒,露出闪亮的牙齿的时候,所有反对的声音全部都消失了。

在天下都对新政议论纷纷之际,王克坐在公孙府中,看着对面拘谨的公孙胜,心中不禁有些唏嘘。

曾几何时,他面对公孙胜的时候,也是同样拘谨,而如今坐在一起的还是那两个人,相互间的地位却彻底调转。

他暗暗摇了摇头,微笑着说道:“公孙老先生,如今世家特权已除,不知公孙世家准备何去何从?”

第417章 邪功再现

王克与公孙世家渊源颇深,而且公孙世家又是炎黄宗附庸世家,如今天下变革,他不得不为公孙世家的后路考虑。

这也是各宗都要做的事情,比如大秦司武周子昊家族,便举家加入兰柯寺,成为兰柯寺别院,从世家门阀转为武林世家。

凭心而论,王克更希望公孙世家能够留在朝中,替炎黄宗掌控朝堂。

毕竟炎黄宗底蕴不足,虽然与兰柯寺和紫霄山说是利益均沾,但是以他们那点人数,又如何掌控朝局?

公孙胜略作沉吟,说道:“公孙世家全凭王宗师安排。”

“公孙老先生,我们都是老交情了,不必称我宗师,那样显得太外道了。像以前一样,直接叫我王克就行。”王克和声说道。

“老朽可不敢直呼宗师姓名,我还是称您为掌门吧。”公孙胜说道,有些期待地看着王克。

他未在掌门前加上姓氏,便意味着公孙世家自此后,与炎黄宗弟子一样,投入炎黄宗门下。

王克明白公孙胜话中含义,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当然可以。”

“多谢掌门。公孙世家何去何从,全凭掌门一言决之,只是老朽有一事相求,望掌门能够准许。”公孙胜说道。

“公孙老先生但讲无妨。”王克说道。

“老朽希望家中晚辈能拜入炎黄宗门下。”公孙胜说道。

“我们本是一家,此事当然可以。不过,”王克微微顿了顿,“炎黄宗内素来公平,我虽然可以对他们照拂一二,但是仍需从头做起,先入外门才行。”

“这是自然,他们对宗门没有任何贡献,当然要从外门弟子当起。”公孙胜说道。

“那便好,除此外还有什么要求吗?”王克问道。

“老朽再无要求,只听凭掌门安排。”公孙胜说道。

王克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便说说我的想法,与你共同参详一番。”

“掌门请讲。”

“公孙家深谙朝中事务,所以我建议,你们仍在朝中为官,替炎黄宗打理琐事,不知可否?”王克问道。

公孙胜内心也想和周家一样,成为炎黄宗别院,转为武林世家。

在朝为官看似荣耀,但是如今宗门势大,皇权都要仰仗宗门,更不要说官员了。

听到王克让他们继续在朝为官,公孙胜眼中不由得闪过一道失望,但还是恭敬地说道:“老朽遵掌门令。”

王克见状笑道:“公孙老先生不必失望,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