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 (第1/4页)

这一日,赵云与凌操等人一边巡查防御工事,一边商议军事,这时朱桓匆匆进来,连军礼也未行,劈口就道:“将军,卧丹斥侯得来的消息,曹军已取得原鹿、富波一带,现正沿淮东方向向我颖上急速靠来。”

赵云脸色微变,而凌操则失色道:“怎么回事?原鹿、富波都有徐晃派重兵把守,怎么会事先一点消息也没有便就失手?此两地一失,颖上腹背受敌,情况极为不妙啊。”

朱桓脸色凝重道:“由于曹操增派司马朗为将,领五万士兵进军汝南,而徐晃大部分军队已经被乐进所牵制,无奈之下,把原鹿、富波的兵力抽调一空,所以此地形同虚设,被曹军轻而易举的拿下。”

凌操大声责怪道:“如此重大的事特,你怎么到现在才与我们说起?”

朱桓懊恼道:“属下也是刚刚收到徐晃将军的消息,他要我们多注意保护一下原鹿的情况,哪知刚一转眼,此地便已被攻陷。真没有想到曹军的手脚会如此利索,就连徐晃将军调动此二地兵马也在算计之中,看来这仗将会是十分艰难。”

凌操表情有些急躁道:“原鹿、富波失守。我军腹背受敌,这当如何是好?”

朱桓似乎感觉事特还不够大,又加一句道:“还有更糟糕的事情呢。”

赵云打断朱桓的话,淡淡道:“还有什么更糟糕的事情?如果不是下蔡失守,威胁寿春地话,所有事特对我们来说,都没有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朱桓苦笑不已道:“虽然下蔡还没有失守,但已经差不多了。”

赵云惊讶无比道:“怎么?曹军围攻下蔡了?”

朱桓深吸口气道:“正是。已围攻半旬之多。藏霸正苦苦支撑着呢。”

赵云追问道:“徐庶大人有何指示?”

朱桓道:“徐大人已经带人支援下蔡,但寿春本身兵力并不多,又要维持局面,所以徐大人也只带一万人马出征。他让人带话来:一方面让将军调动安风津的部队,支援下蔡。另一方面还要求将军无论如何要切断曹军通往下蔡的粮道。如果这两点做不到,下蔡必然失守。”

凌操倒吸一口冷气道:“原鹿、富波的曹军已经疾进而来,颖上两面受敌,顶的住顶不住是问题。现在还要分兵下蔡,同时攻打曹军汝阴与下蔡的连接点慎县,这无疑难于登天啊。”

赵云斩钉截铁道:“这正是唯一获胜的希望。”

朱桓望着赵云。见他坚毅地脸色仍然平静如水。心里恐慌不由平静一些,不过仍是焦虑问道:“将军,现在应该如何是好?”

凌操与朱桓的担忧心特赵云不可能不知道。但他身为三军主将,自己绝对不能先乱了阵角,不然部下的信心会更快的瓦解。虽然赵云也是心急如焚,但仍能保持冷静道:“此事关重大,搞不好就是全盘皆输的局面,我们要好好商议一下,好想个万全之策。”

朱桓忽然问道:“将军属下一直有件事特想不明白。曹操几月之前忽然退兵,不到两旬之后又再次进兵,此大反常理,现在想想。是否与围攻下蔡有关呢?”

赵云本来也在这个问题上困惑好久,一直没有想到点上,但此时一经朱桓提示,整个思路忽然有种阔然开朗的感觉,他用力的挥了一下手,兴奋道:“我明白了。”

朱桓与凌桓异口同声问道:“明白什么了?”

赵云有些激动道:“曹操之所以退兵,是因为我们在安风津防守做的相当好,让他们久攻不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调动我军出城。那么强攻安风津无疑是自找死路。所以曹操想以退为进,其目地是想我们从新驻兵颖上,间接削若安风津的力量。而围攻下蔡,更是证实了这种想法,下蔡是我军重要的据点之下,有着坚固地堡垒,所有防御措施都相当完备。有点常识地人都知道,对于这样的坚城,是不可以这样强攻硬打的,就算能拿下来,损失与伤亡也是无法估计地。但曹军就是闷不吭一声,连续围攻攻下蔡,其目地是什么?难道他们真的这么有信心拿下吗?本将倒不这样认为,他们这样造势,无非是想给下蔡方面制造更大的压力,近而让我们在支援过去。假如我没有猜错的话,下蔡目前的局式迈远还没有到朱副将所说的那么严重。但随后的发展走式,就让人难料了。”

凌操有些不解道:“如果单是这样,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偷袭原鹿、富波诸地,然后向我颖上直奔而来?这样一来,不是又把我军牢牢钉在颖上,不敢出兵支援下蔡吗?再说如果形式没有那么坏,徐大人为什么还要让我们支援下蔡呢?”

赵云信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