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 (第2/4页)

操纵他的生、死!”字字铿锵说的非常有力!

众人大惊!庞统立道:“主公,何以有此一说?统自追随主公以来,也知道主公夫人杨蓉常随军打仗,而且医术超凡!就连那神医华佗也常请教于夫人,莫非是主公有什么灵丹妙药能救曹操于生死之间?”

张浪道:“士元方才已经说出了能救他之人,虽然内人的却有可能治好曹操的病,但如今天下三分,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况且曹操与我势不两立,试问她如何会去救曹操。”

郭嘉道:“那如此说来,便只有神医华佗或许能救曹操一命!难怪……”

庞统不解道:“奉孝,难怪什么?”

郭嘉回道:“主公方才不是说到,普天之下只有主公或许能救曹操一命吗?”

庞统道:“为何有此一说?难道主公也有妙手回春之术?”

郭嘉刚想回话,却见张浪先道:“士元方才不是已经说了吗?神医华佗虽然医术超群,但学无止境也常有问题来求教于内人,所以……”

庞统道:“素闻此人医术超群、本着悬壶济世的医者之心游医天下,居无定所,莫非此人在江东?”

张浪道:“正是!华佗本是游医天下居无定所,但越是他这样的人对知识的渴望也就越强烈!”说到此张浪想“对于杨蓉的医术他能不强烈吗?何况还是聚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精华所在。”

庞统这才恍然大悟道:“难怪主公所言,如此自信,原来主公已经把握到了曹操的命脉所在。”

郭嘉接着道:“曹操乃当世枭雄,手下人才济济,想必也知道了华佗此人吧?”

张浪道:“当然!曹操不仅知道华佗此人,而且不久前已经派其手下猛将—夏侯渊领精兵前来,欲截走华佗为其医治顽疾。相信夏侯渊恐怕就快到秣陵了吧?”

第二十九章 司马懿

庞统道:“主公,召我等前来是否商议该不该留下曹操?”

张浪道:“正是!召诸位前来,正是商议是否留下曹操此人。”

郭家道:“曹操乃曹营统帅,即称曹营之虎。然司马懿此人岁不显山露水,但怀县一战也初显锋芒,假以时日也是一虎,虽然身在曹营但此人城府颇深,心计极强。正如主公所言,极有可能在曹操死后控制曹营。”

庞统却不以为然道:“司马懿纵然有如此心机,但想控制曹营手下千军万马,可能也是难如登天吧?何况他只是曹操手下一员大将,而且并无实权,奉孝所言未免太过危言耸听了吧?”

张浪见两人又起了不同意见,也没有阻止。郭嘉见张浪并没有说话的意思,便继续道:“士元,有所不知,司马懿此人的确有其过人之处,不得不防啊!”

庞统却想“自己从未听说过此人名号,若不是怀县领军攻城,查点生擒张浪,还真不知道司马懿的存在,但庞统见郭嘉如此推崇司马懿,而且郭嘉平时绝随便夸奖一个人,这司马懿究竟何许人也?”这时他才不得不认真思考一下。便接着道:“奉孝所言之人,统确实不知。”

郭嘉道:“士元,喜隐居山林、求学四海。而此人虽在曹营,却一直未得重用,因无战功又无人举荐所以只好默默的等待机会的来临,能在曹营潜伏这么久,才是真正的可怕之处!司马懿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周朝,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柏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仰为赵将,与诸侯伐秦。秦亡,立为殷王,都河内。汉以其地为郡,子孙遂以为家。自仰八世,至东汉安帝时,生征西将军钧,字叔平。司马钧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度。量生颍川太守司马俊,字元异。俊生京兆尹司马防,字建公。司马防就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懿为司马防次子,史书称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之;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举他为上计椽。时曹操正任司空,听到他的名声后,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汉朝国运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为丞相以后,始用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掾。曹操对使者说,“若复盘桓,便收之”》)。司马懿惧之,只得就职。曹操让他与太子往来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