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冯老蔫缓过神来,心里寄希望对方不是刘玉胜一伙的,急急忙忙的回答:“是,是。本人就是这个村里的村长,有什么事情请长官吩咐。”说着,慌忙从怀里掏出了烟。

“是鬼子给你的奖赏吧?”

冯老蔫一时明白了,自己的小命快完了。吓得磕头如捣蒜,整个人说话都变了音:“长官饶命,长官饶命。”

听着冯老蔫凄惨的哀叫声,余洋的脑袋都被他叫大了。手里的飞刀一扬,冯老蔫的哀叫声终于停止了。

冯老蔫的哀叫声在村子里传开了,许多不知道情况的老百姓又害怕起来,慌慌忙忙的向外跑,想跑到外面去躲避兵乱。余洋一见,把手里的枪向空中一举:“啪啪啪”打了三枪,对着惊慌失措的百姓说:“冤有头债有主,我们找冯老蔫报仇,与大家无关,请大家不要慌乱。我们不会伤害大家的。”说着带领队伍沿西南方向撤出了黄家铺。

出了村,村北炮楼上的伪军打着枪,子弹划破夜空出“啾啾”的声响。尽管解决了冯老蔫,余洋心里还是有点不解气,决定给炮楼里的伪军一个教训,把他的哪个班埋伏在炮楼北面两百多米的小水沟里面,让一个战士去喊话。

“炮楼上的人听着:我们是八路军,是来处决汉奸冯老蔫的,如果你们继续实心踏地的为鬼子卖命,冯老蔫就是你们的下场。”

炮楼上的伪军听完,依仗着炮楼坚固的工事,心里自然不服气。一个伪军得意的说:“八路弟兄吹牛不用缴税的,我在这里你能把我怎么样?”说完抱起轻机枪对着外面喊话的地方就是一梭子。伪军的轻机枪的火光暴露了他的位置,余洋和另外一个参加过特战队的战士举起了手中的步枪,“啪啪”两声,头上和身上被飞而来的子弹给打开了两个洞,“啊”了一声就没有动静了。

两声枪响把伪军的气焰给压下去了,炮楼上死一般的寂静。余洋看着炮楼,又让一个战士喊话,炮楼上再也没有回音了。余洋没有办法,只好带着部队撤离了。

听完余洋的汇报,王仲保又心疼又生气。疼的是好好的失去了两个战士的生命,生气的是刘本胜不听自己的,擅自行动。于是急忙找到了政委,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因为事情出在独立营,王仲保请求长给予处分。见王仲保如此说,政委语重心长的对他说:“处分是不能挽回损失的,你自己已经意识到错误已经很好了,处分就没有不要了。我们部队补充了许多新战士,最近有忙于打仗,对部队的教育我们要跟上呀。”接着又说:“我看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可以抓住这个事例开展部队的思想教育。”

王仲保听了思想教育,想到了宋佳婕,急忙说:“政委,我们独立营的教导员被地方上借调过去了,现在部队要进行思想教育,是不是把教导员给要回来呀?”

“部队的思想教育你搞的也不错吗。”看着王仲保脸色有点红,政委又说道:“是不是想老婆了呀?你们还没有结婚吧?”看见被长说中了自己的想法,王仲保用手挠了挠头,“嘿、嘿”两声笑了笑,行了军礼做了个鬼脸,跑回了营部。回来后和刘跃连、李长中、于小宝、孔德卫、万山几个研究了关于部队纪律的教育。由于刘玉胜的牺牲,由余洋出任四连长,经过了一个月的思想教育,部队的面貌焕然一新,在政委的关怀下,王仲保、李长中、刘跃连他们几个光荣的加入了**。

………【第十七章 探望父母 血战常山】………

终于回到了自己阔别已久的家乡,王仲保心里非常兴奋,回家看看的强烈愿望再次充满了他的脑海。等把部队安置好以后,王仲保向师长请了半天假带着小松鼠急急忙忙的回到了老家。

回到了家乡进了村子,朴实憨厚的山村人民向这位身穿八路军服的打着招呼。王仲保看着乡亲们热情的向自己打招呼,也急忙把马交给了小松鼠,自己下马和乡亲们聊家常,在人们的蜂拥下向自己的家里走去。宋大爷听说村里来了两个八路,急忙赶了过来,一见王仲保吃了一惊,拉着王仲保的手说:“二少爷,你不是读书吗?怎么参加了八路了。”王仲保热情的看着宋大爷,急忙问道:“大爷,你老可好呀?大哥、二哥和三弟他们都还好吗?”听着王仲保如此问起,宋大爷的眼圈有些红,几颗眼泪顺着他哪饱经风霜的脸留了下来。“嗨,大小子一家三口被日本鬼子给祸害死了,二小子参加了八路军,在八路军的六支队当了个排长,三小子在家也待不住了,在东平的独立营当了兵,家里就只有我这个没有用的老头子了。”说完,自己也开心的笑了。看到这些,王仲保知道不用安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