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 (第1/4页)

恕�

余洋马上让一连长程忠金将部队集合起来,程忠金带领着一连先行出,其余部队随后跟进,晚饭后,部队悄悄地向北进。

程忠金来到了古柳树村,将村子严密地封锁起来,只允许进不允许出,在村头的公路上安排好便衣流动哨,把村里的一所祠堂里打扫干净,作为营部和指挥所。余洋来到了古柳树村,见一切安排就绪,让程忠金把五个连的战士分别把守村子的四个方向,和几个连长一起来到了祠堂。

余洋他们来到古柳树村已经有两天了,鬼子和伪军还没有动静,几个连长不耐烦了,来找余洋,宋春明问道:“营长呀,鬼子到底来不来呀,战士们急得嗷嗷叫呀?”

教导员于晓磊说道:“是你急得嗷嗷叫吧,告诉战士们要沉住气,俗话说得好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正在一旁焦急等待情况的余洋心里比宋春明还着急,自己把部队隐藏在这个小村子里,时间久了很可能会暴露的,时间越久危险性就越大。可是现在没有鬼子押送耕牛的信息,万一被鬼子溜走,岂不是完不成任务吗?

正在这时,一个放哨的战士过来,向余洋报告说:“营长,外面来了几个特务模样的人,正在向村子里赶过来,曹排长正在监视这伙人,请示营长怎么处理。”

余洋对放哨的战士说道:“放他们进来,不要声张,如果是特务千万不要打草惊蛇,影响了我们的战斗布署。”接着,对黄平说道:“黄连长,你去看看,让村长去应付一下,看看这伙人是什么目的。”

黄平急忙带着放哨的战士出去了,于晓磊说道:“估计是阳谷的特务前来探听情况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阳谷的鬼子和伪军很快就会出动了。”

余洋点点头,说道:“估计是鬼子和伪军的前站人马,不要惊动他们,让他们来去自由。”

黄平不一会儿就回来了,对余洋说道:“营长,是阳谷县城的特务,吩咐村长准备好房子和食品,说是明天就要。看特务的阵势,鬼子和伪军可能要在这里宿营。”

余洋想了想,说道:“好呀,明天我们就和鬼子和伪军较量较量,看他们能不能把耕牛运出去。”

黄平说道:“营长,我们怎么多部队很难都住在这个小村子里呀,怎么办?”

余洋说道:“这样,一连住在北面的十王庙村,二连你们住在西北的高庄村,三连驻守东北方向的柴楼,四连住在南面的常楼,五连住在李炉村,六连住在毛坊村,侦察排留守古柳树村,我们给他来个四面紧围,中间开花。”

于晓磊看着地图,说道:“嗯,最远的村子也就是有四里路,不出二十分钟就可以把鬼子和伪军彻底围住。”

这时,刘继光急急忙忙地跑回来了,说道:“营长,鬼子和伪军四处征粮,鬼子和伪军可能会明天开始行动了。据我们抓到的一个伪军交待,鬼子和伪军可能明天一早从阳谷出,经东阿、平阴向济南运送抢来的耕牛。”

余洋说道:“我都等腻歪了,正愁着这伙小鬼子不来呢,好,来的正好。”接着说道:“老刘呀,你们侦察排化装成自卫队留在村子里,等到了晚上我们把鬼子和伪军来个一锅烩。要鬼子和伪军吃不上牛肉,吃几个花生米吧。”

刘继光说道:“好,我让鬼子和伪军连个花生米都吃不上,我们的子弹也来的不容易呀,还是让他们尝尝大刀片子的味道吧。”

余洋命令道:“各连按照计划行动吧。”

部队撤出了古柳树村,刘继光带领着二十几个侦察排的战士把驳壳枪、手榴弹和一挺轻机枪藏在村里的一个地窖里,把好不容易才找到的破汉阳造、老套筒背在身上,来到了村公所,在村公所里安营扎寨了。

第二天傍晚时分,西面的马路上扬起了一片尘土,一群鬼子和伪军赶着一队长长的耕牛缓缓地走了过来,前头是五六个推着自行车的特务,望着耕牛不紧不慢地走着,气得嘴都歪了。耕牛走得慢,心急也没有用的呀,无奈地望着一步三摇的耕牛,推着自行车前行。

鬼子走在队伍的两头,看着伪军吆喝着,耕牛却始终不紧不慢地迈着步,带队的鬼子无奈地皱着眉头,心想:这得需要多久才能到济南呀,前面不远就是游击队活动的区域,看来这次任务是凶多吉少呀?

鬼子和伪军赶着耕牛好不容易地来到了古柳树村,天已经黑了,前面就是八路军的游击区了,鬼子连忙布署警戒,在村子里休息,准备明天继续赶路。

天黑了下来,狂吼的西北风吹得站岗的鬼子和伪军纷纷躲在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