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2/4页)

高级干部的子孙和近亲;

三、四门学,学员规定为一千三百人,其中五百人是普通干部的孩子,另外八百个名额是专留给老百姓中优秀青年的;

四、此外有专科的律学(法律)、书学(书法)和算学(计算)等,招收小官和平民子弟;

五、京都及各都督、都护府(类同今天的军区)、州(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省)、县都分别设立学校,招收学生,人数不等。

六、中央政府中和太**中又设有弘文馆和崇文馆,各收学生三十名,都是皇亲国戚、宰相、一品大官和大功臣的子弟。

一个地区的经济是否繁荣,就看当地官立学校的规模还有招生人数就知道了,贫瘠的地区,官办学校破旧不堪、请不起好的先生,也招不到好学员,一个学校也没几个学生,可是经济好的地区就不同,官府用心、乡绅名流等齐心协力,不断的培养出好的学子,不仅官员受到嘉奖,也地方百姓为之对骄傲。

例如,繁荣似锦的扬州。

087 大义凛然

清风书院,位于扬州城西处,占地近百亩,依山而建、傍水而筑,环境幽静、风光秀丽,院舍错落有致,那不时响起的朗朗读书声,让人悠然神往,真是一处学习的好地方。

清风,取自于两袖清风的意思,希望学有所成的学子,有朝为官作府时能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书院的先生一个个博学多才、管理严格,要不是现在的院长苏长风、苏大院长严格控制求学子的人数,估计远远不止现在一千八百多、不足二千学子的规模。

这规模,放在整个大唐来说,也是数一数二的州级学院。

刘远跳下马车,饶有兴趣看着眼前的一切,就有几个月前,这里的院长苏老先生还情真意切地邀请自己加入这里,可惜自己给拒绝了,如果~~自己接受邀请的话,估计一早就是这里众多学子中的一员吧。

走近春风书院,看到院子的大门上贴有一副对联:

今天我以清风为荣,他朝清风引我为傲。

自信之余,还异常的有霸气。

“站住,你来这里干什么的?”刘远刚刚想进去,没想到二个孔武有力的健仆,一下子从一旁拦住了刘远的去路。

学府重地,的确不宜随便出出进进。

刘远向他们行了一个礼说:“两位,我姓刘,找你们的院长苏老先生,他跟我说过,只要我有意,随时都可以找他的。”

两个健仆对视了一眼,估计是刘远那沉着的气质、华丽的衣服打动了他们,倒也不敢小看刘远,其中一个对刘远行一个礼说:

“刘公子,请你稍候,小的这就通知苏院长。”

这大学院训练出来的健仆,还真是不错,机警又有礼。

“刘远?我就想到,是你小子来找我了,哈哈哈~~~”很快,就转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抬头一看,只见苏老先生面带笑容、脚步轻快地走了出来,那个健仆,则是很恭敬地跟在他的后面。

苏老先生当然很高兴,古语有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他一直认定刘远是一个可造之材,还没进正规的学堂,就己经击改了赫赫有名的北方才子徐鸿济,名振扬州,要是自己名下有这么一个学生,说出去,那真是大大的长脸啊。

与上次邀请过去那么久,苏老先生心里都不抱什么希望收刘远为徒了,没想到峰回路转,护院的健仆报告说有一个姓刘的人找自己,根据他的描述,他心里就猜那人是刘远,没想到,一出来,还真的看刘远在门口候着。

终到想通了?

“苏老先生,小子无礼,打扰你了,还劳你亲自来迎接,真是失礼了。”刘远对这个慈祥、品格高尚的人也极有好感,一看到马上很有礼貌地打着招呼。

“不打扰,不打扰”苏老先生笑呵呵地招呼刘远进去。

这一次,有院长的亲自迎接,那两个健仆没有再拦着,刘远很顺利地走进了就是在大唐的州学来说也是数一数二清风书院。

进到里面,环境很幽美,卫生搞得也很不错,一幢幢的房子建得那是错落有致,隐隐还符合九宫之形,应是出自高人之手,除此之外,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里充满了书卷之气。

纸张的气味、墨汁的幽香,还有那些古人留下来手抄本、古卷、孤册的韵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很特别的味道,估计这就是所谓书卷之气吧。

苏老办公的地方,就在一幢独立的小木楼上,房间很大,但是家具还有装饰都很少,只有一张很大的胡床,一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