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按照宋代的规定,岳飞需要为自己母亲守孝三年,但赵构、赵鼎、张俊三个人可就不干了!异口同声的反对岳飞守孝三年。李纲也私下给岳飞写信,希望岳飞不要以私忘公。赵构这边也急了,直接发手诏给岳飞,结果岳飞完全无视。赵构差点没被气死。最后逼得赵构直接玩狠招了。如果你岳飞还不给我回来,那么你的岳家军就要全体受罚!得了,这招一出,岳飞真有些动摇了。

恰巧此刻伪齐的将领王威一破唐州,岳飞无可奈何,只得带着自身大病未愈的身躯返回岳家军的大本营鄂州,立即带兵出击襄阳一带!事情有时候就是这样无奈,或许自古以来忠孝就是无法双全的。

第三节。第二次北伐

绍兴六年,由于岳飞身受病患的困扰,这一年并没有岳飞啥事。但右相张浚却是蠢蠢欲动。这个张浚可是地地道道的主战派。不过有一点要说,张浚虽然是主战派,但最让人郁闷的一点就是他没干成一件令人拍手称赞的好事。

身为都督的张浚,自然想建功立业。在他看来怎么说也要来个赤壁大战一样的风姿。不过其战略思想实在是一点也没有。富平之战就不用提了,要不是张浚刚愎自用也不可能败得那么惨。赵构让其驾驭朝中这几支军队对他来说真的不容易。但很有趣的是,这个张浚属于常有理那种人,别人也拿他没辙,毕竟是右相么。一腔热血是好事,积极抗战聪明事,不动脑子糊涂事,刚愎自用会坏事。这不就是张浚的写照么?

在这一年里,张浚欲做一番大事,最好能够光宗耀祖,而且能够名垂青史。让后世人都知道宋朝的时候有张浚这么一号忠臣。于是在镇江府那次会议后,张浚便决定先让韩世忠的兵马从承州、楚州两地发兵,直取沦陷的京东东路淮阳军。之后又令岳飞率领本部军队由鄂州赶赴襄阳府,随时随地准备直捣中原。而张俊、刘光世、杨沂中这三支军队,一个是并进泗州的盱眙县,另外一个兵至庐州,至于最后一个包揽张俊、刘光世两人的后勤保障。等同于让岳飞、韩世忠两支军队采取攻势,其他的人都在看热闹。这样川陕战区的吴玠成了闲人,张浚貌似没有想起川陕战区的吴玠来,等于吴玠现在嘛事也没有。张浚的部署可见并不是很高明,而且外加上两个扯后腿的军队在,这次北伐的结果自然好不到哪去。

散会之后,韩世忠一心要收复失地,随之请缨出战破淮阳军。张浚看了韩世忠的表现后很高兴,便让其安安心心的出发了。韩家军不到三月份便发动北伐攻势。当时岳飞还在行在临安府瞻仰高宗赵构的天颜,自然不能配合韩家军一同出战。而韩家军虽然在淮阳军的宿迁县击退敌军,但淮阳军的城池却是久攻不下,一个劲儿的猛攻了六天,一点效果也没用。韩世忠现在也没辙了,之后伪齐的援军赶到,韩世忠只得被迫撤退。之后告诉张浚最好能够给我足够的支援。否则淮阳军打不下来。并且点名道姓的要张浚麾下最精锐的兵力,可张浚这时候心里面犯嘀咕了,我要是把我的精锐部队给你带,万一全军覆没了可怎么办?张浚当然是不舍得把精锐部队给韩世忠用,最后只是把杨沂中的殿前司军拨了过去,这么一来一往已经是六月份了,毕竟古代书信的方式不发达,不想现在打个电话就能知道了。这杨沂中一来也没有韩世忠想象的那么乖巧,反而是不听韩世忠节制,把韩世忠给气得上气不接下气,至于北伐之事也就因此而破产了。

六月份以后,宋廷也开始进入防秋的准备,防秋的意思大概是怕金国的骑兵在秋天的时候来南下侵宋。所以这个时候是不可能再出兵的,可岳飞不管这套,如今已经耽搁很长时间了,若是再不出兵北伐,这件事情又该被继续耽搁下去,所以岳飞他决定一定要出兵北伐!也同时做好孤军深入中原的思想觉悟,这种处境下也跟同年韩世忠北伐没啥两样,都是孤军奋战,来的援兵都不是啥可以委以重任的军队。

在绍兴六年的七月份,岳家军开始实施第二次北伐的计划,因为是秋季,所以伪齐他们压根就不会想到岳飞会冒着“找死”的危险出兵挺进中原。故此也没多想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岳飞就是因为知道刘豫他们肯定没脑子,所以才以出奇制胜的方式来给伪齐致命一击。就这时候,说来也挺巧的,虢州栾川县的知县李通在绍兴六年的二三月里,就向岳飞来投诚了。为了表示忠心将这一次北伐的重要情报告之了岳飞。并且为岳家军做导游,告之他们那块薄弱,那块强。

此次北伐牛皋可算是比较强悍,身为岳家军左军统制的牛皋,奉命去攻取伪齐的镇汝军,其守将为薛亨,又是因为伪齐那边的宣传工作做的好,说这个薛亨骁勇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