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当然,在南宋初期,这种弱智的带兵方式,也依旧进行着。万全把将帅应该有的权力剥夺掉了!换作皇帝自己亲自指挥,哦,不对!是瞎指挥!

然而这次岳飞挥师北伐也自然而然的不能够免俗,依旧要听赵构没事闲的发来的牢骚。不过,岳飞并没有主动搭理赵构的圣意,圣意只需要克复蔡州即可!但岳飞却违背圣意,不仅光复了蔡州,而且又克复汝州、郑州、虢州等等地区!这种不听话的举动让赵构很是恼火!明明只让你岳飞光复蔡州而已,你这岳飞竟然不听话,连连克复好几个州郡!这叫怎么回事?!

这点无疑让赵构无法接受,侍御史,赵构边开始想辙了,现在他唯一能够做的便是发金牌!其实,这里所谓的金牌,并不是一块纯金的令牌,而是一块木牌,上面涂着朱红色的红漆,并且刻着“御前文字,不得入铺”的字样。如果说要发真正的金牌,那么朝廷肯定会吃大亏,毕竟发了十二道,岳飞要是这样可就真赚了一笔。故此,所谓的金牌也不过是走一个形势而已!实际上是一份诏书,这块“金牌”可以说是身份的证明!意思大概是说这道诏书是十万火急之事!实际上就是皇帝办的加急快递而已。

而赵构传递金牌诏书,也是专捡废话说,总说一些自己也是“迫于无奈”的话!要求岳飞在攻克蔡州与淮宁府后,彻底终止继续北伐的念头。岳飞呢?他看到这份诏书之后,又是鄙视赵构,也是无视赵构!故此,压根就没有把赵构的话放在眼里。继续他大举北伐的任务!

赵构他所担心的无非是怕全胜,要不就是惨败。如果是全胜的话,岳飞又建功立业一番,势必会功高盖主!这么一来自己的皇权便会受到严重的威胁,这样的结果并不是赵构想要的!如果是惨败的话,也不是赵构想要的结果,这样一来也不仅仅是割地赔款这么简单了,而且自己的皇位也有可能保不住,到时候还要去北国与自己的老兄作伴去。

他需要的很简单,那便是全军北伐到此为止!既不全胜,也不全败。反正在诏书上面是三番五次告戒岳飞,一定要持重!保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屁话!

秦桧现在是虽然也想终止这次的北伐,但是以现今他的能力来看,如果向岳飞、韩世忠这些大将发号施令,估摸着谁都不可能去理会他。这老贼秦桧也有自知之明,明白以自己的能力是不可能让他们终止北伐的,故此他便想到了赵构。

现在他很理解赵构,因为赵构现在是想发诏书,但已经无能力去发诏书,原因就是皇帝如果发诏书,还是需要群臣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冒然中断宋军北伐的进程,肯定会遭到群臣的鄙视,现在赵构就需要一个人站出来,为自己说话。恰巧秦桧却摸清楚了赵构的心理,故此便与赵构勾搭起来了。

赵构这便是有心去发诏书,而秦桧这边却有党羽。两人如果强强联手、狼狈为奸的话,对于发一道诏书,那简直就是太容易不过的事情了。秦桧先是自告奋勇的上奏与赵构,说岳飞应该停止北伐进程,之后秦桧又把御史罗汝楫给拉了过来,罗汝楫自然明白赵构的用意,故此也前去上奏与赵构,说啥不能北伐之类的屁话!总而言之,便是让赵构能够顺顺利利的将这诏书发过去!让岳飞赶快班师回朝!于是,经过艰难万险,赵构最终还是把诏书发下去了!意思很明白,岳飞尽快班师回朝!

此时,远在前线的岳飞,也似乎是感觉到,自己如果在这样孤军深入的话,实在会有些吃力。在郾城之战之前,岳飞报上梁兴、董荣等人的战功之时,也外加上了希望赵构能让其他军队火速并进,方便多给一些照应!

历经郾城之战、颍昌府大决战后,岳飞所期待的诏书,最终终于来到了!可最后的结果却让岳飞手下军队停止继续北伐!岳飞不忍如此做!因为他不能辜负将士们,更不能对不起期盼自己早日渡河的忠义之士!故此,岳飞并没有服从赵构之一!反而是回了一封信,里面的意思该是说这样的:

“金兵已经聚集在开封府,现在屡战屡败,其其实也大大的下降!根据可靠消息得知,金人已经准备渡过黄河北上而去!按照这种情况下,北方大批忠义之士积极备战,以至于用命反抗!双方的强弱现在已经很明显了!如果因为这次放弃北伐,那么今后这种机会就不再好寻,希望陛下能够好好的想一想!”

再过三日之后,岳家军前哨已经抵达朱仙镇,而且大破金兵!然而最让岳飞难以置信的是,在一天之内,连续接到了十二道令其班师回朝的加急诏书!上面写的很清楚,已经没有那些客套的话,反而是不容改变的命令!让岳家军回到鄂州大本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