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页)

直子、绿子、木月、永泽、初美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

我,看到了你,看到了他,看到了她。在渡边的困惑和迷乱中,我们轻触到一颗

纤细易感的心,一如我们自己。

年轻脆弱的心灵有一双易折的翅膀。直子和木月在自我封闭的“无人岛上”长大

,想要同化到外部世界中去的努力始终不能成功,最后终究要偿还成长的艰辛。

木月以自杀的方式解脱,十七岁的生命嘎然停顿;直子在疗养院仍然未能治愈自

己,也自行中断了年轻的生命。生与死之间仿佛只有薄薄的一纸之隔。直子的姐

姐和初美虽然是人们眼中出类拔萃的典范,却也有着难解的心结而走上了不归路

。不同的道路最后却是殊途同归。死亡离得如此之近,带着宿命的悲哀和铅灰色

的沉重。

然而年轻毕竟是年轻。

渡边的青春岁月里仍然风景无限好。除了世外桃源般的疗养院里的直子,仍有一

个生动活泼的绿子为他的生活涂上一抹鲜明的色彩。渡边和绿子在天台上喝酒唱

歌,带着年轻特有的一份悠闲神气观望远处,绿子弹着吉它唱自己写的歌,歌词

不知所云又生动鲜活。渡边去医院探望绿子的父亲,嚼着生黄瓜,声声脆响中散

发着质朴、新鲜的生命力的清香。对于渡边而言,爱穿短裙、思维跳跃的绿子是

他与现实环境相联系的媒介,正如当初木月和直子试图通过他进入外部世界一样

,然而渡边却跨过了那道鸿沟。他站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在“哪里也不是的处

所”连连呼唤着绿子。

少年时的渡边和许多男孩子一样,有过朦胧的意识和暗暗的念头。适合穿深蓝色

连衣裙戴金耳环、风度高贵的初美,对于渡边是一种从来不曾实现而且永远不可

能实现的憧憬,是少年时代懵懂无知的“自身的一部分”。

许许多多似曾相识的片断从眼前缓缓掠过,带着温暖、亲切的气息,唤起心底里

深深的共鸣。

小说以一个个片断相连接,但并不使人觉得杂乱无章。许许多多日常生活的片断

一一在眼前掠过,唤起熟悉、亲切的气氛,让人产生心领神会的共鸣。气氛存在

于片断中,或夹杂在片断与片断的留白里。文字清丽雅致,笔触自然流畅,片断

的接续并不妨碍流畅,反而更添加弹性,产生电影画面的效果。

小说中的人物都带着“都市化”的标识。人物的背景十分简单,没有错综复杂的

人际关系,主人公喜爱的爵士乐曲不断出现,总是直接引用某个作家笔下的话语

来表达情绪,使得人物平面化、符号化。当渡边和直子一同在街头漫无目的地行

走,在熙熙攘攘的陌生人群中茫然不知所措,成长的创痛隐隐浮现,身旁汹涌而

过的车流和喧闹的市声带着城市的气息,周遭全然陌生的人群构成了空旷又拥挤

的环境,都市人焦灼、空虚的内心世界,迷乱、脆弱的生存状态,在作者举重若

轻的叙述背后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Beatles乐队的曲子在十八年后依然动人,唤醒了青春的记忆。渡边细细梳理往事

时,感到一阵巨大的悲怆。那份伤感和悲怆源于生命中重要东西的丢失,当时丝

毫不曾察觉,意识到这一切时已是多年以后,物是人非。

人生的伤感和温情在字里行间流淌,让人和作者一起沉浸在那份情怀之中。成长

的艰辛和苦涩是生命中永不褪色的底片,那些熟悉的场景、似曾相识的感受和体

验轻轻拨动心弦,荡漾起一份心照不宣的默契,阵阵震撼心灵的余音久久回响,

如缕不绝

足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突然变成了一个总会仰头看天的人。那些绵绵无尽分分合合的云朵,总会在我不经意的时刻不着痕迹地消失,然后我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变得幽微难测,不动声色地刺痛我的眼睛。天空这样的蓝,仿佛一段旧的时光。这样的时候,便会是一种心灰意冷。因着对生活不可破灭的情意,我就这样发现我成了一个常常会心存留恋的人。

2007这一整年,我一直不住的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靠着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