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2/4页)

,要哭不哭的样子,连枝儿、五郎和小七都默不作声。屋里的气氛变得十分压抑。

连守信叹了一口气,从炕上站起身,也顾不得连蔓儿几个都在跟前了,就冲张氏做了一个揖,“娘这次冤枉了你,我……我替娘给你赔不是。”

“干啥啊,孩子们都在,你给我做啥揖。”张氏不好意思地道,脸色就转好了许多。

连守信嘿嘿笑了两声,张氏受了这样的委屈,几个孩子都站在张氏那头。理在哪一边他是清楚的,心里也心疼媳妇和孩子,可是他又不能说周氏的不是,只能替周氏赔礼。

连蔓儿在旁边看见了,就和连枝儿、五郎、小七几个低头偷笑。周氏脾气孤拐,好在连守信并不是,还知道给媳妇赔礼。

有周氏这样的婆婆,张氏却没有太多的怨言,除了因为性情贤淑之外,是不是还有和连守信感情好的因素在内那?嗯,一定是这样的。

张氏不哭了,连枝儿就出去打了一盆水回来。

“给蔓儿先洗。”张氏道,“都哭成花猫脸了。”

连枝儿就将买的香胰子,用胰子盒装着,拿了出来。

“哪来的香胰子?”连守信看见了,随口问了一句。

“孩子们自己赚钱买的。”张氏就道。

连蔓儿就用香胰子洗了手脸,然后张氏也洗了。小七是小孩子心性,喜欢那香胰子的味,也要洗。连枝儿就又换了水,也让小七洗了。

“真香。”小七闻自己的手,笑的两只大眼睛都眯了起来。

连枝儿出门将水泼了,回来又将屋门带上。张氏这才将那两个肉包子拿出来给连守信。

“……辛辛苦苦的,五郎拉车,手都磨破了,才赚了那么几个钱,就知道给咱们买东西。”张氏小声将连蔓儿几个卖苦姑娘儿赚钱的事跟连守信说了,“蔓儿伤还没好,咱们做爹娘的还一文钱也拿不出来给孩子们……,家里现成的东西,我豁出脸去要,也只要来一小碗白面,给孩子做了一碗面疙瘩,鸡蛋……”

张氏这么说着,又有点伤心。

“这是孩子们给你买的,你吃了吧,是孩子们的一片心。”张氏将肉包子塞在连守信的手里。

连守信接了包子,却不吃。

张氏和连守信夫妻多年,当然了解连守信的想法。

“你就吃吧,以后日子还长着那。蔓儿也说了,以后赚多了钱,要给她爷和奶买东西。”

连守信想了想,也点了点头。

“以后赚了钱,我和你娘这都没什么,第一个要孝顺你爷和你奶。”连守信对连蔓儿道。

连守信坚持不肯吃包子,最后推不过,才掰了一块,其它的就让连蔓儿几个分着吃。

“爹在镇上和你大伯、二伯一起吃过了。”连守信道。

张氏看了一眼连守信,没说话。

可是还有连蔓儿。

“爹,方才我们正跟娘说咧,我们在镇上的时候,看见大伯和二伯了,正从大酒楼里喝的醉醺醺出来,还叫了轿子那。听酒楼里的伙计说,叫了一桌子的好菜,要一两多银子,吃剩下了好些那。”连蔓儿假作无心地说道。

连守信的脸色就有些尴尬。

张氏扫了连守信一眼,小声道,“她大伯和二伯还坐了轿子去庙后街,你也跟着一起去了没?”

连守信闷了半天,才道,“这事,还是瞒着吧。爹一心盼着大哥做官那,……爹的身子骨不如从前了。”

“我已经嘱咐了孩子们了。”张氏道,“孩子们赚了这几个钱的事,也不能说。说了要坏王小太医的事。……孩子们有几个体己,自己打打牙祭也好,指望着家里,那是不能够啊。”

连守信点了点头,不再言语了。

“我爷把家里的钱都贴给大伯,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要是分了家,咱们赚了钱,大大方方地孝敬我爷吃喝,那多好。”连蔓儿试探着说道。

连守信愣了一下,“咋想起说这个?”

“因为这包子才想起来的,爹,你说是不是这个理?”连蔓儿道。

“这话可别再说了,你爷要是听见,会生气。”连守信道。

“嗯。”连蔓儿答应了。连守信和张氏做包子做了这么多年,很难一时就改造过来。好在两个人虽然愚孝,但心里却还明白,也知道心疼孩子。连蔓儿告诉自己,不要太心急,她要一点点地去影响连守信和张氏,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怎么做才是对的。

一家人又说了一会话就歇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