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 (第1/4页)

赖瑾仔细衡量一番,觉得虽然是万事开头难,不过这个目标不太轻松但是尽全力张罗应该也能够达到。旋即点头应道:“微臣遵旨。”

乾元帝不着痕迹的勾了勾嘴角,继续说道:“西海沿子一地,向来由南安郡王镇守。此番前去,你要尽量同他处好关系,要他配合你才是。万万不可行那轻狂之举,自以为有了朕的支持,就不把南安郡王放在眼中。须知南安郡王乃是老牌功勋,他的威严能量还是很大的。”

赖瑾只觉得这句话怎么听着怎么都有深意。当下细细琢磨一番,遂了然应道:“微臣明白,微臣遵旨。”

果然是一点就透。乾元帝甚为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重开市舶司一事,事关朝廷国祚千秋。为了不要横生枝节,朕会给你派两位助手过去。届时你有什么为难的地方都可以交给他们去处理。不过朕觉得,此番前去西海沿子,对你而言也是个机会,你要好好把握自己努力才是。”

赖瑾明白,乾元帝所说的这几个人定然也都是暗卫中的人。乾元帝拨他们到自己身边,恐怕一来是为了监视,二来是为了考察,最后才是顺带着帮他一把。

不过赖瑾也能理解乾元帝的做法。何况身为帝王,乾元帝能将自己的安排明明白白的告诉他,赖瑾还是觉得很受感动的。事务都有两面性,从这件事情的另一面去看待观察。至少,乾元帝还是非常信任赖瑾的。否则,这种事情完全可以暗中进行,赖瑾就算在事后发现了恐怕也不敢声张。乾元帝实在没有必要当面告知。

不过,他当然也明白这是乾元帝的阳谋。随着乾元帝当皇帝的时间越来越久,他渐渐摒弃了当年喜好阴谋试探的习惯,反而转为光明正大的阳谋和帝王制衡。赖瑾觉得这样很好,至少相处起来大家彼此都觉得很舒服。

不过当然,有他这种独特思维和心情的官员也在少数。毕竟大部分的官员心中都有些不能告人的诡秘心思。这些有的是为了名声,有的是为了利益,有的是为了脸面,总之大部分官员还是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裸的展现在别人眼中。

再者这世间从小就跟着皇帝陛下当差的人很稀少,曾经明晃晃的跟着帝王合谋算计旁人家财卖官鬻爵的臣子更是稀少。赖瑾两项都占全了,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讲,乾元帝和赖瑾的相处关系本就不是寻常的君王与臣子的关系。

如今,这对于相处诡异的君臣终于分开,赖瑾这个尚显稚嫩的小白鲨鸟摸悄的游进了西海沿子这弯深邃的池水中,究竟能搅出多少风雨来,谁也不知道。

告别帝王之后,赖瑾兴致冲冲的出了大明宫。一直在外头守着的戴权凑到前来,轻声笑道:“如今在西海水师当中做监军的乃是咱家的兄弟,名叫戴朴。咱家已经和咱家兄弟通过信儿了,小赖大人要是有什么事儿不好处理的,可以去找他。”

赖瑾向戴权嘻嘻一笑,作揖谢道:“那就多谢公公了。”

戴权笑眯眯的说道:“无妨无妨。不过是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这人可是圣上跟前儿的红人。以乾元帝对赖瑾和重建市舶司一事的看重,怎么会任由赖瑾自己去西海沿子折腾,恐怕早就留了后手了。他所做一切,也不过是个顺水人情罢了。

赖瑾自然也明白戴权所做这一切的根由所在。不过这些投机之下还是他自己得了利益的,且他这么多年和戴权的合作也算是亲密无间。如今他要离开京城远赴西海沿子,自然也希望有一个天子近臣能时时刻刻提醒着乾元帝还有这么一个人在。他可不希望自己在西海沿子苦苦奋斗的同时,乾元帝喜新厌旧的把自己这位心腹抛之于脑后。

所谓心腹之臣,自然是要亲了近了熟悉了方才能有心腹之意。要是疏了远了可就不好办了。

所以赖瑾意有所指的向戴权打探几句,得知今儿晚上并不是戴权当值陪伴圣驾,立刻邀了这位内相大人前去一品堂吃酒吃菜,一番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后,两人亲亲热热的定下了以后的合作之道,方才各自心满意足的家去安置不提。

至次日一早,赖嬷嬷将人唤起来欲进荣府与贾母等人告别。此次前往江南,恐怕三二年之内也未必能够回转,于情于理都该往荣国府走一趟,当面告知老太太才是。

对于赖嬷嬷的做法,赖瑾也是深以为然。当即盥洗已毕,冠带好了,跟着赖嬷嬷诸人前往荣国府请安。照例先去荣庆堂拜见过贾母,只见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凤姐儿、尤氏、三春、宝玉等都在屋内陪着老太太说话。只是除了王夫人之外,众人的脸色都不太好。就连贾宝玉的眼圈儿都是通红通红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