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部分 (第1/4页)

大殿内死沉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许久后吕布忽然低低地喊了一声。

“滚。”

张辽、成廉、宋宪等将皆是一愣,一时还未反应过来。

“滚!!都给我滚出去!!!”

吕布像一头暴走的老虎遽然吼了起来,张辽等将相视一眼后,在陈宫的暗示下,各都施下一礼,听从吕布之令,离开了大殿。最后留下的,仅有陈宫和吕布。

吕布深深地凝视着陈宫,压逼着怒火。而陈宫则蓦然地坐在大殿中央,轻声道。

“若主公不杀我陈公台,便让我留在这里吧。”

吕布深深地吐出了一口浓烈的大气,亦是重重地坐了下来,然后紧紧地闭起血红的眼眸。之后,两人皆无任何对话,大殿内弥漫着一股诡异的死寂。

在这段死寂的时间内,吕布有无数次有着冲出去,呼令城内所有兵士出军的念头。但每当吕布想到在殿前,有一个陈宫。若是他要走出,以刚烈的陈宫脾性,定会以死相挡。不知何时开始,吕布对陈宫这个耿直刚烈却足智多谋的刺头,有了浓浓的情义。

其实吕布并非一个忘恩负义之人,只不过他的脾性火爆,对于情义往往会过于极端。就如丁原,他一直将其视为亲父,自认为丁原会无限地看重他,将他视为天下至强的人。但是后来,不知为何吕布发现,文翰在丁原的心目中的位置,几乎与他相持。这让吕布心中无法控制地生出不满,后来再被李肃挑拨,这不满化为极端的仇恨,而吕布天性暴虐嗜血,习惯用武力解决,所以便有了吕布的第一次弑父。后来到了董卓,董卓待吕布亦是极好,吕布亦是深深地感恩。若非美人计,吕布是绝不会弑杀董卓。

或许说,吕布是一个极端重情之人吧。

第四百三十七章 曹谋徐州

或许这也是当初陈宫,之所以投身于吕布麾下的原因之一。

陈宫有着天纵之才,更有一双会看透人心的眼眸,他看透了吕布一切。不管如何,陈宫是赌对了。吕布并无跨过他的尸体,执意地攻打河东。两人一言不发地坐在大殿之内,一坐就是漫长的一天。

吕布并无被仇恨吞灭,河东的喜庆仍在进行。再观中原一带,徐州遍布着阴寒和恐惧。到底是为何,还要从数个月前说起。

话说曹操得了兖州,麾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更有二十万雄兵,威镇山东,后曹操更被朝廷封为镇东将军,领兖州牧。而经过将近一年的休整,在兖州豪门世族的协助下,曹操改版后的屯田得以迅速推行,到了秋季时分,整个兖州亦是大丰收。曹操得以巨粮,兵马皆是养精蓄锐,而眼见北方的袁本初势力愈渐庞大,心中亦是多了几分焦急,正欲扩张势力,和麾下谋臣商议后,决定先攻伐徐州。但徐州之主,陶谦为人谦和知礼义,深得百姓拥护,若无适当理由便贸然出兵,只怕纵使有二十万雄兵,亦会陷入一场持久硬仗。

曹操为此日夜苦恼,茶饭不思。某日曹操麾下谋士程昱,亲自来到曹府,找到曹操。曹操一见来者正是程昱,便是朗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仲德拜门,必有谋策教我,解我烦忧。”

如今在曹操麾下,谋臣可谓是颗颗星光耀眼,不管是荀彧、荀攸两叔侄,还是贾诩、郭嘉皆有经天纬地之才。这让生性较为深沉的程昱,显得有些黯淡,但这不代表程昱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有丝毫降落。程昱之智谋,深藏不露,一旦有计夺出,必是一针见血。

“主公聪慧。昱确有计谋可解主公当下烦忧。”

程昱留着一八字胡,相貌伟俊威严,身处一青色落叶纹儒服,头戴法冠,整齐而又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程昱微微一笑,向曹操施礼拜道。

“无需多礼,快快说来。”

“如此昱便献丑了。主公烦忧,不过是要找一合适的名头攻伐徐州。对此昱已想好一计,不过可能会冒犯了曹太公。”

“哦?此计竟和我家父亲有关。仲德你暂且详细说来一听。”

“还望主公先恕昱冒犯之罪。”

“哎,莫须顾虑,直言便可。”

“是,主公。主公当下威名正盛,兖州亦稳。早闻主公,有将曹太公接来兖州之意。曹太公当初因董贼之乱,避难于瑯琊。若是曹太公要来兖州,途中必定经过徐州。而陶谦不知主公有谋取徐州之意,对主公一直都有结纳之意。

于此,主公可先派一队护卫去护送太公,在出发前主公找一精明之人,做好吩咐,带好重金。以来收买陶谦身边一员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