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部分 (第1/4页)

对于胡人来说,文翰可谓是恶名远扬。其冠军之名,就是厮杀胡人而赢得,死在其兵马手下的胡人加起来近有数十万人!胡人无不露出惧色。

文翰见得如此,凝声高叫道。

“你等异族欲观冠军侯耶?我自是本人,非有四目两口,但凡若有侵我大汉者,皆被我杀得兵败而回,血流成河!”

文翰话音一落,仿佛四周变得血气腾腾,遍地尸野。胡人惧色更盛,纷纷自退。少顷,文翰使人过阵,来寻成公英。

来使告曰。

“军侯谨请成将军会话。”

成公英听罢,脸色微微一沉,不过还是上马出阵。成公英见文翰并无甲仗,亦弃衣甲,轻服匹马而出。二人马头相交,各按辔对语。

文翰立于马上笑言。

“成将军风度翩翩,智睿过人,不愧是西凉智囊。今日能见,实乃我平生之愿也。”

“军侯威名远扬,名震天下。如此盛赞,成某实在惶恐。不知军侯来寻,所为何事?”

成公英眯眼而视,似乎多有提防。文翰笑容愈灿,毫无紧张,轻摇头道。

“成将军你我虽曾敌手,但你之谋智,我深佩矣。今日来寻,并无他事。只是想战事将平,若不与你谈上一席,来年不知何月能见。故而不耻而来。若有唐突,望成将军莫怪。”

成公英警备之色,微微褪去,文翰全无丁点敌意,反而却有如他所言,对自己有着欣欣钦佩之意。成公英素来敬爱与英豪结识,抛开往日的仇恨不论,成公英对文翰这个如同传说一般,寒门出身的当世雄主,亦是极为好奇,当然也有浓浓的钦佩。

两人颇有惺惺相惜,识英雄重英雄的态势。后来两人高谈阔论,只谈治世之政,救民之策,并不提起军情。两人说罢大笑,相谈有一个时辰,方回马而别,各自归寨。

两人相谈之事,早有人将此事报知马超。马威立即对此事大做文章,马超心里慌乱,忙赶来问成公英。

“军师,今日那文不凡阵前所言何事?”

成公英见马超慌乱而入,还以为是有大变发生,没料到竟是问起今日他与文翰在阵前相谈之事。

“将军勿要多心。文不凡见战事将至,寻我论之治世救兵之说。”

成公英双目坦荡,并无丁点慌乱。马超眯眼又问。

“安得不言军务乎?”

“文不凡不言,我何独言之?将军若是不信,我大可将大军交回。”

成公英见马超连连对他怀疑揣测,想自己如此忠心而待,心里颇为不忿,口气也不禁强硬了些许。马超听罢,连安抚道。

“军师莫要如此。临阵换帅乃是兵家大忌。军师岂会不识。文不凡阴险狡诈,我怕他今日是来施诈,故有一问。若有失言,军师勿要介怀。”

马超口中虽是如此在说,但心里已是起疑。后来两人各言数句,不欢而散。

却说文翰回寨,李优早已等候。李优目光烁烁,甚是兴奋。

“主公今日,与那成公英阵前对语之意,当真大妙!马孟起若是得知,必定心中大疑。加之时下情势对于其军如此险峻,难免马孟起不会自乱阵脚,蒙蔽双目。如此一来,两人不久定会撕破脸皮,自相残杀!”

“呵呵。此下尚未足离间二人。军师信中尚有计策,令两人水火不容!”

李优双目刹地一亮,速速又问。文翰笑道。

“军师信中有言,马超乃一勇之夫,不识机密。教我亲笔作一书,单与成公英,中间朦胧字样,于要害处,自行涂抹改易,然后封送与成公英,故意使马超知之。马超必索书来看。若看见上面要紧去处,尽皆改抹,只猜是成公英恐他知其造反倒戈之意,自行改抹,正合着单骑会语之疑,疑则必生乱,再加之时下西凉军之危境,看似确真。马超定会大乱暴怒,不容成公英解释,就欲要取其性命!成公英若死,韩遂旧部,必然在城内造反,如此一来,小马儿岂能再有回天之力!?”

“军师之智,果愧是神!实乃大妙!”

李优眼眸连起涟漪,失声惊呼。文翰笑而不语,走至书案,随写书一封,将紧要处尽皆改抹,然后实封,故意多遣从人送过寨去,下了书自回。

话说,自从那日文翰阵前会语,后来马超带疑来问。成公英事后思定,觉得其中大有阴谋,因而对文翰起了不好提防。忽闻文翰派人送信,成公英大惊,连忙令人喝退文翰从人。

哪知马超早就在成公英营寨,密布眼线,得知文翰送信,马超当即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