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部分 (第1/4页)

贼人之手,后瘟疫蔓延,死者更是不计其数。孤见天下危难在即,奈何身微言轻,虽有心而无力。不久,黄巾祸乱,张角聚众犯难,一年间黄巾贼已取半壁江山。孤幸逢潘、张兄弟二人,桃园结义,举事从军,黄巾贼虽人多势众,不过都是乌合之众,兼之张角治军无方,纵容属下犯事。巨鹿一役,黄巾被朝廷军马杀得溃散,溃不成军,张角兄弟三人亦皆伏诛。孤等兄弟三人,虽立功绩,却无于宦官孝银,功绩被削,孤只为一县之令,潘、张二弟尚是白身。之后天下虽有数年安宁,怎奈董卓入朝,妄图操控社稷,曹操召十八路诸侯,群起讨伐,孤与潘、张二弟随而赴之。后董卓因贪图美色,被其义子吕布所杀,西凉军群龙无首。李催、郭汜夺天下退守长安。而当时十八路诸侯,却各争利益,保存实力,联盟瓦解。孤远走北海,后闻曹操起兵攻打徐州,孔公借兵于孤,前往救援,后击退曹操,陶公见孤仁义,三让徐州,病丧而死。孤不得已,暂管徐州事务。转眼数年,天下祸事频生,江南袁术称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下诏令孤起徐州兵马同往征伐。孤为全大义,遂而赴之。因得江东猛虎孙坚为之内应,里应外合,袁术二十余万大军,不堪一击,最终袁术死于寿春。孤却不知曹贼奸诈,趁机夺孤徐州。陈yuan龙叛敌投降,徐州因而不保。孤之兵马,被曹操杀得溃散,更与潘、张兄弟还有群臣分离,孤自逃往河北,投于袁绍麾下。时年曹、袁于河北开战,潘弟为孤之妻小,投于曹贼麾下。曹贼阴险,故令潘弟斩杀袁绍麾下颜、文两员大将。孤因此遭袁绍所猜疑,几乎死于非命。后幸孤等兄弟齐心,终究相聚,逃过曹、袁两军追杀,逃奔荆州。刘景升乃汉室宗亲,待孤如若骨肉兄弟。

孤深受其恩,望能效命以报其恩德,谁料其妾蔡氏,联合蔡瑁,妄图夺权,害死刘荆州。孤受其遗命,出兵讨伐,遂平荆州,本望待天下局势平稳方再交予公子刘琦。不料益州遭文不凡所窥视,刘季玉请孤发兵驰援。孤与刘季玉乃宗亲族人,岂能袖手旁观。不幸刘季玉于抗贼之时,被赵子龙所杀。孤受西川诸臣所邀,暂统益州。后,公子刘琦亦不幸病逝。孤受荆州、益两州众人之望,建立蜀国。时以至今,数十年载,成矣败矣,不过是苍云白狗,孤无悔矣。只恨苍天不公,汉室气数将尽,若孤逝去,何人能保存刘氏江山耶!?”

说到此,刘备仿佛回光返照一般猝然站起,走向诸葛亮,将其扶起,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眼中似乎有着道不尽的沉重,凝声而道。

“孤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还请孔明细听。”

诸葛亮泪眼朦胧,浑身颤抖,心揪肉颤,哽咽而道。

“王上有何圣谕,臣定赴汤蹈火,竭力完成。”

刘备闻言,执着诸葛亮的手,不禁用劲了几分,眼光炯炯,好似流星消逝时,散发的最后余光,一字一字铮铮而道。

“孔明才胜十倍于孤,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此番若能击退贼子,孔明稳定大局后,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诸葛亮一听,顿时脸色剧变。刘备把手一招,转身与诸臣谓道。

“此乃孤之遗命,你等尽力辅佐孔明,视其如视孤,他日若能平定江山,一统大业,实乃天下百姓之幸也。”

诸葛亮此时已然哭不成声,手足失措,急忙泣拜于地,急急而道。

“王上言重。亮何德何能,受此等洪恩。况且亮乃人臣,岂能取君之基业而代之。王上少虑,臣定当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之!!!”

言讫,诸葛亮叩头就拜,砰砰直响,直到流血。刘备双手扶住,遂又请诸葛亮坐于榻上,然后召其三子刘禅、刘永、刘理近前,分付而道。

“你等皆得谨记孤之所言,待孤亡之后,你等兄弟三人,皆以父事孔明,不可怠慢。否则便是不孝不义!!”

三子无不哭泣,依刘备所示,同拜诸葛亮。三人拜毕,诸葛亮急拱手回拜道。

“臣虽肝脑涂地,亦难报王上知遇之恩也!”

刘备摇了摇首,满脸真切,与诸葛亮谓道。

“若无孔明,岂有刘玄德在此称孤!?”

刘备说罢,又与众官谓道。

“孤已托命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负孤望。”

众官无不痛声应诺。张飞苦苦大哭,已然泣不成声。刘备向其招手,张飞急登而上。兄弟二人执手相望,刘备笑了笑,便与张飞叮嘱道。

“孤与无双还有三弟,立下誓言,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