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2/4页)

回听说还有这样的国家,还有这样的制度,那是在遥远的美利坚,英吉利,法兰西,地球的另一头啊。她看着书本就好像吸到了那些自由国家的新鲜空气,心神俱爽,人也显的年轻精神了很多。母女俩在北京慢慢地走出了邓庭忠逝世带来的心灵创伤。可是老天爷好像就要和这可怜的母女俩为敌似的,半年后对她们如同自家人一样的陈翼龙先生又死了。

陈翼龙是被袁世凯杀害的,死后暴尸示众。杨振德怎么能看着年轻的陈先生如此牺牲,她和几个同事冒着危险给陈先生收了尸埋在郊外,事后杨振德带着女儿再一次的离开伤心之地回到了天津。

天津是邓庭忠生前最喜欢的地方,也曾对杨振德说起过,将来要安家于此颐养天年。杨振德从此对天津情有独钟,在这个繁华熙攘的城市里,邓家母女上无片瓦遮天,下无立锥之地容身,可是杨振德在这里好像能感受到丈夫的呼吸,好像有丈夫的精神,有丈夫的气息,她依赖这样的感觉,就好像依赖丈夫一样,她不由自主的就把没有了丈夫的家安在这里,她要在这里继续抚养女儿,她要给女儿一个安定的家,哪怕清贫度日也不再到处奔波了。

天津有最好的学校,最好的老师,已经很爱上学的邓玉爱又上了学。

既然在正规的学校读书,杨振德就给女儿起了个正式的学名,邓文淑。

邓文淑在直隶第一女子师范附属小学上四年级。这是一所很正规的小学,是按着洋式学堂建立的女子小学。已经能说标准北京话的小文淑因为有了在新式小学读书的经验,很快就融入了新的学习生活,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她又快乐了起来。杨振德当起了家庭教师,她用自己的劳动换来女儿读书的机会。邓文淑很爱读书,妈妈也爱听女儿用稚嫩的小嗓子里发出的读书声:

“凡物,莫不有死。草、木、鸟、兽、昆虫,有朝生而暮死者,有春夏而秋冬死者,有十年百年千年而死者。虽有迟速,相去曾几何时?唯人亦然”。

这篇课文叫做《自立》,杨振德听着女儿读的认真,她盼着女儿真能理解文章的精义内涵,她盼着女儿能自立的那一天快点到来。文淑在妈妈的盼望中不断成长。

有一天,邓文淑放学回家后,兴奋的告诉妈妈她当官了。文淑看着疑惑不解的妈妈,说她现在是班长了,乙班的班长。杨振德看着开心的女儿也替她高兴。既然当了班长,那一定是小文淑在学校的表现很好,这是杨振德最希望看到的成就。邓文淑尽忠尽职的当着她的小班长,老师对这个颇为得力的小帮手也很喜欢,在人前人后没少表扬她,这下邓文淑更加美了,那感觉好极了,她仿佛在天上飘着,小小的身子就像美丽灵巧的燕子,在学校的各个角落里飞个不停。过了不久,飘飘然高高在上的乙班班长邓文淑忽然发现了一件大事。对于她来说是相当大的一件事,居然有人不服气她这个班长。敏锐的邓文淑从全班四十个同学中发现有一个人看她的眼神跟其它同学不一样,那究竟是怎么样的眼神呢?九岁半的邓文淑不能准确的形容它,可是她知道那种眼神是不好的,有一丝讥讽,有一丝轻蔑,有一丝高傲。邓文淑生气了,真的生气了,马上对那种眼神以及射出那种眼神的同学发起了猛烈的反击:“韩权华,今天下课你来擦黑板。”

韩权华自然不干,拉着长长的天津腔辩道:“我不是值日生,干嘛让我擦黑板。”

“今天我值日,可是我要帮老师做事,你来替我值日。”邓班长的理由很正当。

“那你找别人,我不干。”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此理真是古今一致中外使然。

“我就让你干,我是班长。”邓班长自是不放过她。

“我不干你能把我怎么样?”韩权华同学不是省油的灯,也是个敢于反抗*的小斗士,能豁出生命捍卫自尊的小人精。

韩权华小同学说到做到,一天下来就没有擦黑板,邓班长不得不在百忙之中自己做了值日,黑板总不能不擦吧,那样老师会批评她的。放学后邓文淑气呼呼的回了家,把学校的事全告诉了妈妈。

杨振德看着越长越像丈夫的女儿,爷俩儿一样的圆头圆脸,高挑的细眉,大大的眼睛,不过丈夫的面容有着爱国将领的那种坚毅忠勇的凛然正气,女儿的面容呈现的是唯我独尊的霸气,而且是不讲理的霸气,伺机报复未果气急败坏的样子,女儿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是她的疏忽,杨振德心中暗自叫苦不迭,她不能让宝贝女儿走错了路,再这么发展下去可爱善良的小文淑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就会是个霸道*的小泼妇,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女儿教育不好对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