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2/4页)

乱成一团,丁零丁零的铜铃声响起来,一个瘦高个子的汉子坐着牛车过来,赵氏眼尖,喊了声“哟,是大魁兄弟啊!”

大魁是张老太太的妹妹家的大儿子。

“呢呐,哎哟,大姨夫也在啊,你们这是在闹啥呢,堵着村口。”大魁从牛车上跳下来,牵着牛,边走边问。

赵氏迎了上来,眼睛不老实直往牛车上瞄,见只是些比较整装的河石,就没啥兴致了,淡淡回道:“这不是四娘不见了嘛,正在找呢。”

大魁“咦”了一声,冲着脸色不好的张老爷子道:“大姨夫,你不知道四娘跟石头去镇上的事?我早上去河边的功夫,看到他们了。还与石头说了几句话呢。”

大魁的话,使笼在老张家头顶上的阴云瞬间消散开来。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宋氏一根紧绷的弦松了开来,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抽抽嗒嗒地继而放声大哭起来,“咱就说四娘不是那种人呐……”

哭声带着不尽的委屈,哭得每个人的心头都沉甸甸的。

第十五章 无味

老张家的人都各自散了,去地里的去地里,回家的回家。。

兵分两路,各忙各的。

元娘将晌饭都齐整后,交给何氏。让她先回地里,待约摸他们吃完了,再去收拾。元娘交待完,撒腿就跑了,她去逮二娘。

方才人一散,二娘与三娘就跑没影儿了。元娘为了给妹妹打马虎眼,说了违心的话,她憋屈。她一定要找到二娘,好好与她说道说道。元娘觉得这事的主谋一定是三娘。她得让二娘离三娘远着点。

张义勇正要随着张老爷子一起回地里,赵氏飞快地扫了他一眼。张义勇立刻就明白了她的心思,为难地摇了摇头。赵氏相当自然而然的把头扭开,也不往地里去,就站在村当口不动。既不说话,也不看人,似乎在瞧着天边那飘浮不定的云彩。

张义勇一见,又慌了神儿,跺了跺脚,赶忙往前紧跑了几步到了张老爷子的跟前儿,先看了看他的脸色,然后吞吞吐吐地说:“爹呀,金凤家里的地……也没锄草呢……你看……那儿活……她家里也没有个壮力男丁。你看,嗯……是不是……”

张老爷子一听就明白了张义勇的意思。

赵半仙儿虽不以务农为主,可毕竟是庄户人家,家里还有那么一亩三分地儿的嚼用。

“去去去,你们都走!”

张老爷子像赶苍蝇似地挥挥手。

“哎呀,”赵氏一听忙走过来,先是甜甜地喊了一声爹,然后作势瞪了张义勇一眼,好似他不该到老爷子面前说这事儿似的,方道:“我们都走了,那咱家地里头的活咋办呢?”

赵氏这一声爹和这一句话,把张老爷子肚子里的气驱走了一大半。再咋胳膊肘往外拐,也知道自己是老张家的儿媳妇,这点儿还算像样!

在儿媳妇中间,他不能太偏颇谁。何氏的父母早亡,那就赖不上他的怨了。

张老爷子无力地摆摆手,道:“去吧,你们都去吧。咱家的活,好办。”

赵氏扯了一下张义勇,二房一家子也走了。

一大早还让村人羡慕的张家队伍,待到午饭后,就已经开始减员了。

何氏坐在树根下吃着晌饭。对于老张家减员的事情,压根儿也没多想。从没想过也要为自己挣口袋(挣好处)。

她吃饭也快,喝了一大碗水后,抹了把嘴,就扛着锄头下地干活。她猫着腰,把锄头插在田间的浮土里,用脚使劲地蹭着,把锄头蹭得锃光瓦亮的。然后,像是有意炫耀似地,把锄头伸到张义忠面前,让他看。

张义忠皱了下眉,横了她一眼。

她也不甚在意,又把锄头伸到张玉凤面前,让她看。

可张玉凤却气鼓鼓地把伸过的锄头给拨开了,冲着二房两口子离开的背影狠瞪了一眼,嘟嘟囔囔地说:“看人拉屎都想要去闻味的东西!人家三嫂子回娘家帮工,她也眼红。什么东西!上梁不正下梁歪!”

张老爷子正琢磨着晌午发生的事情,没听清楚张玉凤骂什么,就扭过头问:“你说啥?”

“啥也没说。”

张玉凤是张老爷子最小的孩子,又是家中独女。张老太太活着的时候,最是宠她。得到有关爱自然比前面的三个哥哥要多。张老爷子虽严厉,却没碰过她一根手指。顶多骂她几句。因此,张玉凤仗着自己是老小儿,颇有点伺宠而娇的意味,是家里的“造反派”。也就是她,能与张老爷子顶几句嘴。

张老爷子望了望天,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