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2/4页)

,上面绣着对儿鸳鸯。

“大姐,你让我摸摸呗!”张四娘前世跟着老妈学过织毛衣,勾桌布啥的,对这古代的绣品很感兴趣。她看不到,就想着摸摸。

手下的针线活十分平整,光是摸就觉得元娘的针线活还是不错的。

“你摸出啥了?”

张四娘扑哧一声就笑了,“我摸的是水里的鸳鸯比翼飞。”

元娘就惊讶了,“你真能摸得出来。”

张四娘就继续逗她:“可不,我一摸就摸出来了。”

这古往今来,出嫁女子的绣品上不都绣这鸳鸯么?

元娘眨巴眨巴眼睛,看着四娘一脸坏笑,就突然想明白她咋知道了。

“你这丫头啊!鬼道!”

张四娘就朝屋外努努嘴,“这两人一早上蹦出多少米花儿了?”

元娘拾起针线,继续绣起来,“这一锅出来,就有小簸箕那么多,我听着动静,总共蹦了三了次了。”

“那你问他们干啥蹦这么多没?”

元娘听这问话,也跟着生气,“这俩玩意儿,一个除了吃,一个除了玩,还能做啥。”

“柱子哥,二姐,你们进来一下,我有事儿找你们。”四娘坐不住了。

两人在灶间里磨噌了半天,才捧着爆米花过来。

“二姐,你这爆米花都吃多少天了啊?你还没吃够啊?”张四娘说话就有点不客气了。

她一点也不在乎二娘能不能生气。在她来看,二娘的脸皮在吃上面是最厚的。记吃不记打的主儿。

二娘把屁股往炕上一挪,“咋,你又有啥好吃的想做了。正好,柱子在,咱们一起琢磨。”

元娘白了二娘一眼,“你就只琢磨吃!没出息。”

柱子把蹦爆米花当成了乐趣,在这里玩了半天了,就问二娘还蹦不蹦,不蹦他就回家去了。

四娘就将他拦了下来,“柱子哥,蹦,咋不蹦呢。”

蹦爆米花是个技术活,也是个功夫活。你当这摇锅轻巧吗?还有这火候,都是有要求的。柱子蹦的这几锅,越来越能掌握方法了。比梁子当初蹦的大米花儿好吃多了。

“柱子哥,你这次多蹦点出来,咱拿到村子里去卖。这东西,拿集上也合不上。不如就在村中央的池塘边摆个小摊卖。还能赚点钱。”张四娘想了半天,最后这个提议还是由她自己提出来了。

元娘当初也不是没考虑过卖爆米花,但总觉得这是小孩子吃的玩意儿。未必能像卖酸梅汤、糖蒜那样来大钱儿。

当元娘说出她的想法时,张四娘并不赞同。她认为这世上孩子的钱最容易赚。当爹娘都宁可自己苦着点。也会给孩子买喜欢的东西。再说这一文钱,只要日子过得去的人家都能拿得出来。

“能卖出去吗?”柱子也表示怀疑,这蹦爆米花简直太简单了,让人学了去。人人在家都能蹦,谁还能买啊。

“谁让你当着他们的面蹦了。你在家里蹦爆米花,二娘出来卖。一文钱一布袋子,准能卖出去。”

张四娘说的那布袋子,她曾用手摸过,大小长度就好像现代人戴的那种套袖。这爆米花就图吃个新奇。一文钱就是喝一碗粗茶的钱而已,换点孩子爱吃的爆米花来,也未为不可。再说成本也没多少钱,一斤玉米才六文钱。一把玉米粒拿柱子的手量约摸能有一两多,扔进去。就能蹦出半大盆爆米花呢。紧着布袋满满地装下去。还能装两袋呢余一点儿。

柱子的脑袋灵光。当下就算出了这笔帐,“行,那钱咋分?”

“一人一半呗。现在家里头还有多少小布袋子?今天先把蹦的这些拿出去卖着看看销路如何?卖的好的话。明天你们就计算着多蹦几锅出来。装好袋,按袋卖。”

“你说的多麻烦,还得缝布袋,我看不如做个纸篓子,按纸篓子装,要是有人带篮筐的,就把装好的米花儿倒进去,咱还省了纸篓子呢。”柱子插嘴道。

没到这柱子还挺有生意头脑的,张四娘一拍巴掌,“对。柱子哥聪明!是我想左了。就按柱子哥的法子来。家里的草纸还是有不少吧。”

元娘放下手里的针线活,过来帮忙找了一些草纸,又找了一个大篮筐,将蹦好的爆米花倒进去。

“走,我今天和你们一起卖爆米花。”张四娘也想知道一文钱的价订得是否合理,她得亲自去看看。

二娘、四娘和柱子一同来池塘边的时候,玩耍的孩子们比夏天里少了一些。只有十三、四个小孩子。他们正围在一棵树前比赛爬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