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2/4页)

,现在人到底怎么样,也说不上。”张四娘顿了顿,“万一有什么不测,你们放心,我不会躲在后面的。”

“好了,四娘,你也别想太多。姥娘心里都有数。都睡吧,明天作坊里还有活。”宋王氏招呼两人躺下睡觉,转身吹熄了油灯。

四下里一遍黑暗,唯有窗外淡淡地雪光映入屋内,洒下浅浅的白。

三个人躺在炕上,各怀心事,辗转反侧了好久,才渐渐睡去。

早起吃过饭,张四娘的精神头还好,躺在炕上,逗弄着元宝玩。元宝已经两个月大了,有四娘半个手臂大。宋氏从来都不让元宝上炕,在地上用竹筐搭了一个狗窝,里面铺了些破旧的棉花褥子。

庄口人家很少会把狗崽当成宠物来玩。他们认为狗就是畜牲,只不过通人性,能呼之即来,招之即去。若谁家母狗下了崽子,主人家愿意留就留下几只,不愿意就送人。留下的狗崽儿,东一口西一口的吃东西。有就吃个饱,没有就饿着。哪里会像现代的人,把狗当成孩子疼,顿顿不落吃好的,天天洗澡换衣服穿,还给喝牛奶。

张四娘自从得了元宝后,因宠着它,被宋王氏及宋氏数落了好几次。后来,见宋氏真的有些生气了,不得不妥协,在屋子里搭了这么一个小狗窝。

元宝与四娘也混得熟了,看得出谁喜欢它,谁不喜欢。见屋子里没人,就低声呜呜地唤着四娘,张四娘听到动静,只需把手往炕边一垂,元宝就会扑跳着去够她的手。

这时,刘成过来给四娘诊脉,宋王氏母女就将四娘托他照看,两人要去王二家。

听到院门响动,刘成朝院门看了一眼,笑道:“你们倒是不用去了,王二家的来了。”

第112章 亲事

张四娘听到大山娘来了,就要爬起来,被刘成制止,他坐在张四娘身边,两人低声说着话。

宋王氏与宋氏两人忙将大山娘迎了进来,“正想着去你那儿看看呢,没想到你就过来了,快屋里坐。”

大山娘三十多岁的年纪,是个干净利索很能干的人。她的眉宇间带着淡淡地愁绪,进来后先后宋王氏与宋氏问了声好,又向刘成福了福。被宋王氏让到了炕里坐着,她瞧了眼四娘,“瞧孩子的精神头还不错。我今儿来带了只野山鸡,给孩子补补吧。”

宋氏笑着道谢,“大嫂太客气了。你瞧,王大哥喜欢吃辣白菜,我都装好了。等会儿你回去,就带着吧。”

大山娘笑着点了点头,见张四娘自打她进屋后一句话也没有说,就有点不喜,便状似无意地笑问:“四娘的命可真好。遇到这大的事,都能逢凶化吉。自打这孩子进了我们村,我都听人说了,四娘年纪虽小,却是最能干的。听说,开作坊的事,也是她起的头。呵呵,真真是好本事啊。”

张四娘听她提到自己,便淡笑道:“婶子太夸我了。我眼盲也帮不上家里什么忙,就是还有点想法动动嘴皮子罢了。”顿了顿,又道,“这次亏得大山哥找到我,要不我就被狼吃了。现在大山哥又……婶子你莫要担心,大山哥人好,一定会化险为夷。”

大山娘叹息着,点了点头,“自从大山出了这档子事,我都几夜没未合过眼了。唉,若是大山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我该怎么活啊……”

说着,便抽抽答答地哭泣了起来。

哭得张四娘心里也不好受。挣扎着起身。被刘成扶着坐了起来,“婶子,大山哥一定不会有事的。你这一哭。没事儿也变成有事了。莫要哭了。”

张四娘不说这话还好,一说大山娘哭得更厉害了。宋王氏、宋氏忙上前劝了。心中的愧疚之意更浓。

“婶子,你别这样。若是大山哥,真有什么三长两短的,你放心,我定会为你养老送终。”张四娘知道,一旦大山出了事,自己也是有责任的。虽说。她并未要求他去为自己这样做。

宋王氏微微一皱眉,淡淡笑道:“别听四娘胡说,大山哪能就有事呢。”

宋王氏对四娘的话生出几分满,大山若出了事。轮谁也轮不到四娘为这事出头。一个小孩子家家的,胡说八道,冲动说的话会惹下麻烦。

宋氏也是这个意思,到了那时,她自然为这事给大山娘一个说法。但绝不会让一个孩子去承担这些。

她正想再说点别的话题,把这话头扯开。

却见大山娘忽地止动了哭泣,“四娘,你说这话,婶子可是要当真的。”

“婶子放心。我说为你养老送终,就一定会这么做。”对于大山娘的难缠,四娘觉得换成自己或许也能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