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2/4页)

口转回去的刘寡妇和刘灵儿,顿时气得心里直哆嗦。

他真想从地上蹿起来,冲过去狠狠地臭骂她们一顿,把她们都轰出这个小院儿。可是,在这个时候,当他回顾香案上供奉的那些至高无尚的神仙时,他终于没有让自己发作,把这口气又痛苦地咽了下去,只是冲站在一边发愣地张义光低声喊道:“老三,你给我跪下!”

这一声,虽然很低,却极为严厉,具有一种绝对不允许违抗的力量。

张义光的膝盖仿佛被人踢了一脚似的,腿一软,就跪在了地上。

“叩拜!”张老爷子又低吼了一声。

张义光连看也不敢多看他一眼。二话不说,赶紧伏地而拜。他这样做,并不是因为真的惧怕张老爷子,他是为了刘寡妇。他怕把老爷子逼急了,会把刘寡妇娘们俩都给轰出去。因此,他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接神的仪式终于结束了。

张老爷子默默地走进屋子,心中极不痛快。但是,他却连一个字也没有说。他表现出了一种从来都没有过的涵养。他不愿在这个可以决定一年吉凶的时刻,去自寻晦气!

进了屋子,张老爷子打头,接着一家人按照长幼次序,依次在一盆浸了艾叶的水里抹了把脸,然后就开始团团围坐在一起,吃迎新饭。这时过去一年的最后一顿饭,也是新的一年的头一顿饭,因此家家户户都吃,即使在前些年,常常揭不开锅的时候,这顿饭也没有落下过。

张义光本打算喊待在东厢房里的刘寡妇和刘灵儿过来吃饭。但见张老爷子的脸色不好,都怪刚刚闹的那一出。踌躇间,张老爷子发话,让把饭菜盛出一份来,送到西厢房里头。

意思就是,她们可以在张家吃饭,但不能到上房里来吃。

划清了界限。

张义光送饭过来时,刘寡妇就明白了老爷子的意思。她沉默了一会儿,挤出了几点眼泪,恳求道:“光哥。孩子长这么大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将来还得与家里的孩子们好好相处,不如……不如让灵子过去吃顿饭,给你爹嗑个头。老爷子不见待我,也不能恨了孩子啊。”

张义光有些为难,他知道,老爷子若不是冲着她的肚子。刘灵儿根本也进不了张家的门。她姓刘,不姓张。一个外姓的孩子……

刘寡妇见他迟迟不肯吐口,就哭倒在炕上,寻死觅活的,说张义光根本没把她们娘俩当回事,只占便宜。不是东西。

张义光一下子就慌了手脚,最后只得答应下来。

待回上房时,身后便跟了刘灵儿。

张老爷子见了,便狠瞪了张义光一眼。可人家孩子既然来了,也不能再往赶。

就让刘灵儿到地上那桌坐席去了。

今年的酒菜十分丰盛。关键是这一年。他们赚了不少银子。桌面上尽摆了些鸡鸭鱼肉满满一桌。只是这四大样菜可以蒸、可以炖、可以煮,却不允许炒。

从年三十儿到初五,张老爷子家从来都不炒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干锅炒,就是炒干锅,会一年吃喝不足,不吉利!”

这一次的四大样菜,比去年做好得。关键是量大,份量足。

张老爷子坐在炕中间,两杯酒下肚儿,把刚才的不快驱散了不少。他一伸手。从崭新的袄袍里掏出几个大红包。两厚两薄。

那厚的两包一个给了大郎,一个给了二郎。这是老张家的根苗,往年都厚给。

今年比去年多加了一百文钱,一个两百文。

给元娘、二娘的各一百文。

三娘不在,由赵氏替她收了。

张老爷子的目光又落在了刘灵儿身上,想了想,又掏了十文钱给了她。

他想,就当是来了一位给他拜年的小客人吧,大年的不能少了这点子礼。

刘灵儿笑着道谢接过,心里却十分不屑。这么点钱,买啥也不够!

元娘收到了红包直接揣进了怀里,二娘则拆开了来看,瞧见是一百文钱,高兴得合不拢嘴。赵氏在旁边瞧得一清二楚,马上就想到了那四娘的一两银子。

不禁冷笑了一声,向二娘道:“二娘,还打开看干啥?”她瞪了二娘一眼,“你爷还能偏心眼儿咋地?一家一个红包,钱都是一样的,你数它作什么?”

她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挺平静的,语气也挺和缓,说完了还冲屋里人都笑了笑。可是,张老爷子的脸却微微红了起来,他一下子就明白了赵氏很有可能看到了给宋氏的那两个红包。

他掩饰地端起了酒杯,喝了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