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 (第2/4页)

里去就难了。”

不去就不去。

张四娘有心这么说,却没有说出口。

而宋氏却是自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话。

第二天晌午,张义忠和梁子回来了。

梁子直接家去了,张义忠一进院子,就被从地里干活回来的家人团团围住。

“大郎咋样了?你咋没多陪陪孩子呐?”张老爷子问道。

张义忠叹了口气:“刘成说那条腿现在也不好说,等过段日子再瞧瞧。玉凤在那里照顾着,药都紧供大郎用,我在那里待着也不顶啥事,不如早点回来把地里的活干了。”

元娘去做晌饭的功夫,何氏抹着眼泪出来,凑上前去,“就算这大郎治腿的银子省下了,可私塾的银子还差一些。原指望着大郎……唉,要不,我去宋家问问,听说他们家在弄那个养鸡场……”

“往后谁也不准去宋家!”张老爷子突然大声喝道。

吓得众人一大跳,不知他为何起这么大的无名火。

“为啥?”何氏不解。

“没有为啥不为啥的。咱们老张家与他们不是一路人。尤其四娘那孩子……”张老爷子佝偻着身子,在院子里原地转了一圈,“往后你们几房人,尤其是你们大房,任谁也不能去他家上工去。从人家的饭碗里扒拉饭,算什么英雄好汉。咱们老张家世代耕种,也没到饿死人的份上。你们谁要是过不惯这日子,就都给我滚蛋,滚得远远的。”

“爹,爹,你这是怎么话儿说呢。你老不让咱们去找宋家,咱就不去。”张义忠忙表态,对何氏递眼色。

“对,爹,你老千万别生气。你说不让去,咱们就不去。”何氏忙道,“可,那银子……”

“银子的事情,我来想办法吧。这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张老爷子大手一挥,把这事给定死了,“老大,你去老三房里也把这事儿说道说道。”

老三?人家根本就不能去找宋家。这规矩说白了,就是给大房定的。

可老爷子发话了,也不能不听。

张义忠还是去了三房,把老爷子的话转达了一遍。

张义光拍拍他的肩膀,“大哥,不是我说你。你们大房要不是与那丫崽子走得近,大郎能出这个事儿嘛。银子是没少赚,可也没攒下来。得,你往后也别跟着折腾了。好好跟着爹,种地去吧。”

张义忠对他的话很是反感。怎么听,怎么感觉老三有种幸灾乐祸的意思。

可毕竟是自家兄弟,他只嗯啊的应了,讪讪地走了。

刘寡妇笑眯眯地抚了下肚皮,“要我说,四娘就是个丧门星。她不招惹大房,大房哪能这么倒霉呢。灵子,你往后少与四娘说话。搞不好触了霉头,连累了你弟弟。”

张义光笑着爬上了炕,伸手摸了下她的鼓胀的肚皮,“快了吧?”

“快了。”刘寡妇嗔笑着瞟了他一眼下身,“等不及了?”

张义光嘻皮笑脸地又往她身边噌了噌,眼角余光见刘灵儿识趣地走了,忙将手伸进刘寡妇的衣襟,揉捏了两把,“都快憋死我了。不信,你摸摸……”

他说着,松开衣襟里的手,抓着刘寡妇的小手往自己的裤裆里放……

第163 164章

二章合一

***************

张四娘早起给齐昊天送完饭就往地里跑。宋王氏在地头上留了一块空地,要种些豆子。雇的短工已经回去了,宋王氏一个人在地里干活,张四娘知道后,就跑过来搭把手。

宋氏还要忙作坊与工地,一时间,一家人忙得分身乏术。

清明节过了没多久,一连好几天下着小雨。时停时下,通常一阵风过,云彩没了,天就放晴。

忙着春耕的庄户人家,根本就不把这点小雨放在眼里。每天上地里干活时,都会备个草帽,防晒又防雨。

宋王氏抹了把下颌的汗珠子,看了看四周的田地,脸上透着喜色,“今年的收成肯定好!”

张四娘也很高兴,庄稼人就是过得靠天吃饭的日子,雪水厚,雨水足,日头也好,今年又会是个好年景。

到了晌午,阳光透过云朵,天空放了晴。

张四娘回家取了晌饭往刘成家的小院儿去。就看到三三两两的大姑娘,小媳妇含羞带怯地往院子里张望。

“哟,你们大晌午的不吃饭,都在这儿看啥西洋景呢?”张四娘笑问道。

挎着篮筐挤到了前面,正看到某人举着把伞无知无觉得看着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