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归泾阳,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第1/2页)

三十二年,七月。 三马大车自武关而过。 卫士们满脸崇敬的目送着车队离去,只因车队的主人是秦国新晋大上造黑夫。秦国尚武成风,所以寻常人更推崇的还是实打实的军功。 当初黑夫虽然屡屡立功进爵,但主要还是靠着政绩这块。正所谓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黑夫走的便是宰相之路。可这回是亲率大军,大破骆越联军,斩首万余俘虏数万,为屠睢复仇为秦国雪耻! 黑夫终结了南征! 此外黑夫待士卒极好,他在泾阳搞得养老室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他们有些人便出自武里,世代为秦耕战。苦于没有爵位傍身,家中日子过的无比清贫。上有老下有小,只能靠着田里的产出勉强过活。 可有谁敢担保自己能得爵位? 又有谁能担保自己不会受伤? …… 车队行过武关道,沿途农田屋舍愈发密集。沿着灞水一路北上,关中平原沃野千里,农田内的粟苗长势极好,有的已经抽穗。 黑夫站在田埂处,眺望远处。他随手扯下根粟苗端详着穗,颗粒饱满长势极好。远处还有头裹黑布的老农正在忙着锄草,田埂则有着稚童嬉闹捕蛙。 “看来,今年会是个丰收年。” “这皆是黑子的功劳。”扶苏在旁也是感慨,“沤粪肥田,又以浸渍法壮种。凭铁犁牛耕,便可深耕细作,如此想不大熟都难!” “你错了。” “嗯?” “我只是提出办法,而在田中劳作的却是这万千农夫。”黑夫指向前方,“还有,诸多手握三尺木牍的秦吏。秦国这棵大树若想枝繁叶茂,还是要看根系的。” “黑子过谦了。” “你终有日会明白的。” 扶苏望着黑夫,一时语塞。他想起某夜与始皇帝谈到黑夫,始皇帝对其评价极高,只是最后来了句:黑夫爱的不是秦国,而是这天下。黑夫争的并非一时之功,而是万世之名。 这样的人在明君手上会成为无往不利的利剑,不论任何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可若是昏君庸主,那就会成为眼中钉肉中刺。 车队再次启程,直奔泾阳。 沿途传来无数人所唱的《秦颂》。 “皇帝之功,勤劳本事。” “皇帝之明,临察四方。”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西涉流沙,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 坐在后车的徐福则是观察着沿途情况,望着远处晒得黝黑的农夫,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们干着农活,却还有力气歌功颂德,显然是能吃上饱饭。 徐福也懂些农事,早早就听说关中靠着郑国渠已成天府之国。当地粮食产出极高,堪称沃野千里。可看现在这情况,恐怕比传闻中还要高些! 显然,这都是黑夫的功劳。 徐福在岭南就见识过黑夫的手段。 岭南气候适宜水土肥沃,本就适合种稻。秦吏捧着仓律农书,将秦国的农耕技术带至岭南。经改良过的曲辕犁更为轻便,却能深耕。还有用以播种的耧车,也能造福于越。 这些,都因为黑夫啊! 随着抵达至关中,徐福心里头也越发的忐忑。虽说他效仿毛遂自荐,希望能为秦开拓海航道路,可秦国并不缺人才。黑夫是答应他,尽可能保住他的命。但出海三年损耗人力物力却无功而返,这就是大罪! 特别是现在秦国本就不待见方士,君不见岭南那一片片的方士坟冢?若是秦始皇铁了心要处死他,黑夫这等智臣恐怕转过头就把他给卖了。 是生是死,犹未可知啊! 相较于徐福的忐忑,黑夫则如鱼得水龙归于海。治理泾阳多年,他是早早将泾阳视作第二家乡。对这里的一切,黑夫都很熟悉。 作为秦国的基本盘,黑夫希望能用自己的才学令咸阳更为繁荣。最起码,闾左贫户能活出个人样来。只要基本盘不丢,便绝不会发生箪食壶浆喜迎王师。 …… 车队速度缓缓停下,此刻已至泾阳地界。眺望前方,能瞧见诸多县吏都在驰道口等候。以张苍王翦为首的学宫师生,也都在路口。 “吾等拜见大上造!” “诸位不必多礼。” 黑夫扬起抹笑容,抬手回礼。 “不错不错。” 王翦背着手走上前来,看模样是精神抖擞,估摸着起码还能再活几年,“领兵打仗后,气势的确有所长进。老夫当初就说过,你就该去战场上磨炼几年。” “吾当初也是参与过伐楚的……” “那不算。” “……” “哈哈哈,回来就好。”王翦打量着黑夫的紫玉冠,拍了拍肩膀道:“你首次领兵,便为秦大破骆越联军,足以证明你有为将的本事。假以时日亦能为秦剑,为上开疆拓土!” “君侯谬赞。”黑夫尴尬一笑,连忙道:“吾名义上是裨将,实则排兵布阵皆由任嚣赵佗等负责。” “可以慢慢学。” “不不不,还是算了吧。” 黑夫连连摆手。 他这回临危受命,纯粹是想着岭南少死些人。真实的战场,令他回忆起很多不愉快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