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北伐天团,封赏 (第1/2页)

“韩信!” “臣在!” “卿立志为将,以八百锐骑大破胡虏五千人,生擒白羊部王子。亲率万余车骑反击三万南下胡虏主力,斩首三千余。特拔擢为裨将,进爵为右庶长!” “信,拜谢陛下!” 韩信长拜作揖,神色如常。 这一刻,秦廷为之哗然。 裨将?! 现在的韩信才多大? 满打满算,不过刚刚及冠! 这晋升速度,甚至超过了昔日的李信。年仅二十岁的裨将,更已爵至右庶长。这等殊荣,足以彰显出皇帝对韩信的看重。只要他有本事,很快便能为上将军! 秦国以军功立足,然而这些年武将却有些凋零。自镳公蒙武王翦这辈卸甲后,能扛起大梁的恐怕也就剩下蒙恬李信。至于屠睢这败军之将暂时不在考虑范畴内。不沉淀个三五年,甭想回咸阳。 多亏了南征,又提拔上来批军吏。章邯,赵佗,英布,吴芮……都很年轻,也都很有才能。只是目前岭南还需他们稳定局势,暂时也不想调动他们。 秦国不能仅仅只依靠老将,需要有足够的新鲜血液才能维持循环。秦国打仗秉持着老带新的原则,上将军往往由老将坐镇,裨将则会提拔些有潜力的少壮派。 仅仅有一次例外,那就是任命李信为上将军。那时李信虽然年少,但也是多次参与战事有着足够的经验。只可惜那次功败垂成,同样令秦始皇无比失望。 “卿似乎还未及冠?” “还有三月及冠。” “呵,吾秦又多了位少年将军。”秦始皇看向韩信,眉宇中流露出的是赞许,缓缓道:“既未及冠,应当还未得字?” “信为布衣,父母早逝……” “朕今日便为你赐字破虏!” “信,拜谢陛下!” 韩信抬起头来,感激涕零。 皇帝赐字啊…… 从这其实也能看的出来,秦国终究还是尚武的。即便是秦始皇,也基本都是给武将赐字。李信,蒙恬,王离……他们的字号都是皇帝赐的。 黑夫则不同,他是全才! 李斯望着韩信,也是感慨。 北伐结束,秦廷必将迎来大变动! 一个黑夫就够棘手了,结果又冒出来个韩信。自学宫建立后,他们就知道黑夫所图甚大。他从基层开、始,逐步举荐才俊。凭借学宫,每年都会有着源源不绝的秦吏,他们会外派至各个郡县为吏。若干年后,恐怕大半个秦廷的人都将出自学宫! 黑夫还偏偏擅长识人,素有伯乐的美名,而秦国恰好就需要这些人才。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能往上爬。不论是章邯还是韩信,都有着大将风范。萧何陈平也都是治国能臣,后面还跟着诸多猛将谋士。 可惜,他们已经无法阻止。望着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他们能做的就是顺应时代发展。若想阻拦,那就是螳臂当车…… “陈平。” “臣在。” “卿为典客丞,这些年来协助乌倮促成茶马互市,又留书离间匈奴贵种。三年来为秦刺探胡虏情报,更令呼衍氏叛出匈奴。当进爵为右更,继续担任护军中尉,为秦扫平胡人!” “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陈平抬手作揖。 此次进爵也是意料之中。 这些年来他是东奔西走,多次身陷险境。他出使东胡最为凶险,东胡王看中他的才能,要强留他在东胡,却被他断然拒绝。没了面子的东胡王顿时大怒,便要以他为质索要赎金。结果陈平是临危不惧阐明利害,并且扬言秦使只有站着死,绝无跪者生,他一字不写! 若他有任何闪失,秦国必举全国之力北伐东胡。以他陈平一人的命换东胡数万人的命,赚了! 东胡王也是见识过秦使的厉害,一个个巴不得是死在他们这。若是死了,那必将名留秦史,并且还给了秦国出兵的理由。想想岭南西瓯杀害秦使的下场,全族青壮战死五成以上,西瓯君长更是被逼自杀,诸多瓯人只能沦为奴隶。 “萧何!” “臣在。” “卿为北地郡丞,两年来为边关转运粮饷,不损斗米。厉兵秣马,修缮甲兵。督造工事,豢养信鸽……皆为卿功!故进爵为左更,继续担任长史辅佐上将军恬,为秦开疆!” “臣遵制!” 萧何从容作揖。 这些同样都是他应得的。 打仗就是打后勤,是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很多人都以为这活很简单,但就算让黑夫干都比不上萧何。不光是士卒的吃喝拉撒,还有军中战马等牲畜家禽都得管。能把这些事处理的井井有条,让士卒服气的,也就唯有萧何。 “樊哙。” “臣在。” 秦始皇打量着樊哙,笑着道:“真乃壮士也!昔日齐田叛乱,朕闻卿陷阵杀敌,无比勇猛。前往北地后多次陷阵,斩首以数十计。故进爵为五大夫,任校尉!” “谢陛下!” “苏角,进爵左庶长,任都尉!” “夏侯婴,进爵五大夫,任校尉!” “任敖,进爵五大夫,任校尉!” “周苛,进爵公乘,任二五百主!” “周緤,进爵公乘,任二五百主!” “……” 秦始皇是难得亲自册封,也是彰显出他对此次北伐的看重。所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