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贪官是杀不完的,赈灾策 (第1/2页)

扶苏脸色惨白,缄默不语。 他可不像胡亥那么没见识。 不论何处受灾,他都会尽快赶过去。除了赈济灾民,也是为拉拢民心。随着秦国疆土越来越大,每年天灾也在增加,洪涝干旱蝗灾瘟疫……就没停下来过。 他于灾地时,当地官吏还算收敛些。就算那些世家豪族,也得给他些面子。可等他走后,贪官污吏便会变本加厉,剥削灾民。有的灾民被逼的只能卖儿卖女,乃至易子而食。 这些,都是他知道的。再结合黑夫所言,他也在想自己是否真的做错了?他明明是番好心,却反而害了灾民。准确来说错的不是他,而是那些坐地起价发灾难财的奸商贪官! “错的是贪官,并非子都。” “对,就是贪官。”黑夫笑着点头,而后低声道:“可你要知道,你若欲赈灾,还得靠他们。他们吃饱了,才会去赈灾。否则你就算有粮食,如何分发给灾民?” 黑夫并不是说他错了,秦子都就好似喜君,刚正不阿。这样理想化的人,有时候多些也是好事。但做事不能理想化,要得考虑实际。这些灾民最缺的不是钱,而是粮食。直接给他们钱,只会助长奸佞的气焰。 扶苏冷然一笑。 他算是听明白了。 黑夫纯粹就是诡辩! 他是贪吏,便给这种做法洗白! 伶牙俐齿,颠倒是非黑白。 其心可诛! 他抬起头来,怒目而视。 “身为秦吏,乃食君禄。他们已受皇恩,就该持三尺木牍治理当下。可却贪腐谋私,坐地起价迫害灾民。若是子都有权,定要杀之!” “可惜,贪官是杀不完的。” “杀个几人,足以立威!” 扶苏重重哼了声。 他虽宽仁,但该杀的时候也不会手软。对于贪官污吏,他素来是深恶痛绝。他看着黑夫,冷然道:“至于那些奸商,完全能在灾后算账。找些理由,便可让他们贪得全吐出来!” “又错。” “嗯?” “商贾逐利,乃是天性。粮食稀缺,自会涨价。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也是这道理。这些商贾背后站着的,可都是当地豪族乃至官吏。你的确能杀人立威,却也是将他们彻底得罪死了。明面上他们听你吩咐,可却出人不出力,你又当如何?” “我……” “继续杀?杀到无人可用?杀到官逼民反,占山为王投靠反贼?” 反贼?! 扶苏是彻底沉默了。 黑夫所言,震耳发聩。 提到反贼,更令他忌惮。 这些年秦国表面看似平静,可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各国贵胄余孽蛰伏于暗处,伺机而动。他们就等着秦国露出破绽,巴不得看到秦国赈灾不利失去民心,如此便可蛊惑黔首伺机复国! 黑夫说的,似乎有些道理。 “子都,我估计你去过灾地。”黑夫站起身来,缓缓道:“只可惜你出身豪族,所以不懂民间疾苦。你饱读诗书,却忽略了现实和人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得考虑清楚,去赈灾是先救民还是先治贪官?” “不能一起?” “能,你有足够的人手就行。” 扶苏端起陶碗,一饮而尽。 良久后,长舒口气。 现在,他算是明白了皇帝的良苦用心。黑夫的确是有能之士,他出身于微末,所以更能懂得民间疾苦。他现在隐姓埋名微行民间,也必将看的更为透彻。 “敢问黑子,有何良策?” ”黑夫笑了起来,理所当然道:“其实吧,赈灾这事很复杂也很简单。首先你要知道,灾民最迫切的不是山珍海味,一碗热粥足以。别的事,都得往后稍。” “的确。” 扶苏轻轻点头。 有时,灾民已经不能称之为人。求生本能,会令他们不择手段的活下去。违背人伦,卖儿鬻女……无所不用其极。当务之急,自然得先吃饭保命。 “所以,灾民缺的是粮食而非钱。” “子都受教。” “说起赈灾,我想起来件事。”黑夫面露微笑,感慨道:“先前安陆遭难,喜君带头捐钱捐粮,衣食皆与灾民同。如此,可称之为良吏?” “那必然是的。” “可惜,那次安陆损失惨重。他以稻米熬粥,很多黔首冒充灾民领粮食。赚不到钱的米商,也派遣僮仆去领粮。上千石粮食,坚持不到三天……喜留着眼泪变卖田产,可却落不到任何好。灾民饿着肚子,站在县寺外破口大骂,还怀疑喜君贪了,你说可不可笑?” 这就是所谓的升米恩,斗米仇。 一旦被蛊惑,就容易出事。 “那黑子如何做的?” “很简单。”黑夫两手摊开,“我把稻米粟米全都换成了陈米粝米,还往里面掺了麸皮和碎石子。原本千石粮食,现在变成了两千石。” “他们吃吗?” “吃啊,吃的特别香。”黑夫红着眼笑了,“灾民连土都吃,还在乎这个?其余黔首见状,也没再上前冒领,因为他们不会吃。我分明就是贪吏,却成了灾民眼中的救世能臣。喜君刚正不阿从不贪污,却被灾民视作贪官污吏,你说可不可笑?” “……” 扶苏望着黑夫。 他现在可笑不出来。 如黑夫所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