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文书行政,我就想搞钱! (第1/1页)

工坊内。 王翦捧着张粗糙的淡黄麻纸,满脸欣喜。纸的质量并不算好,甚至还能瞧见杂草。若搁后世,估摸着擦屁股都嫌糙的慌。可在王翦看来,却是稀世珍宝。 他虽是武将,却也是精通文墨。秦国讲究文书行政,每日各郡县都会消耗海量的尺牍。一车车的竹简,自各郡县运至咸阳。皇帝更是勤政,每日批阅的简牍以衡石量书,不中呈不得休息。纵然出去巡游坐于颠簸的马车内,他也未曾松懈。为实现心中抱负,他无怨无悔。 自秦灭齐后,天下推行郡县。书同文车同轨,各地推行新字新政。除开官方指定用的秦篆外,各郡县还流通有墨书、佐书。小篆字体优美,却不便书写。像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狱卒小吏,便会采佐书(隶书)而写。上呈给专门的书吏后,再以小篆誊写整理。 竹简的消耗……极其恐怖! 这倒是其次,毕竟秦国坐拥天下承受得起。主要还是竹简太过笨重,不便携带。昔日庄子夸赞惠施多方,其书五车,便是说这人学识不菲。除开诏书或加急公文会用绢帛,大部分时候还是用的竹简。用过的竹简也不能丢,可以废物利用作为厕筹,这点倒是和纸相差不多…… “见过君侯。” 王翦正畅享美好未来时,黑夫便带人入门,也是纷纷作揖。庭院内摆放着个特制的大木桶,还有专门的工匠往里面送木炭鼓风。十余位工匠各司其职,连黑夫到来都未行礼,忙的是热火朝天。 “哈哈,好黑夫!”王翦捧着麻纸,赞许道:“汝不愧是我大秦乌鸟,三年不鸣一鸣则惊人。本侯亲至云梦,果然是没来错。年纪轻轻,已胜过昔日公输墨翟。今日这云梦纸,便足以令汝传颂千古。不久后,凡读书人皆会知晓你黑夫大名!” “承蒙君侯谬赞,下吏愧不敢当。”黑夫连忙作揖,继续拍马屁道:“下吏能想到,皆赖陛下神灵庇佑。故非黑夫一人之功,实为陛下恩泽。” “好……好……” 好个溜须拍马的奸臣! 王翦面露古怪。 拍马屁,还是你在行! 秦始皇则打量四周,不明所以。黑夫选的这块地方建立在河水旁,庭院内还挖有诸多水池,里面堆满了烂渔网和破布,还有的则是青竹桑麻。 “这便是所谓的纸?” “然也。” 秦始皇将压在石板下的麻纸拿起,摸起来略显粗糙,但也算是薄如绢帛。石板上铺着四四方方的麻纸,足足有上百张。每张纸规格相等,长宽皆是二尺左右。放眼望去,仿若置身于金色海浪中。 “拿笔来。” “唯。” 蒙毅是早早备好笔墨。 秦始皇提起毛笔,便于石板而书,他写的就是简单的三个字:云梦纸。字迹苍劲有力,锋芒毕露。墨迹很快便浸入纸内,稍微吹口气便几乎已经干透。 “嘶……真能承字?!” 饶是秦始皇都露出抹诧异之色,感慨道:“此纸远胜竹简,不仅方便写起来也更为顺滑。竹简承字后,还得置旁待墨迹干透。纸不同,落笔后墨汁便渗入其中,更为便利。” “秦公聪明。” 黑夫笑着抬手示意。 蒙毅等人也未闲着,纷纷实验。 就如皇帝所言,远胜竹简。 “诸位,用的感觉如何?” “甚好!” “好是吧?来来来,给钱。” “……” “……” 你又来! 秦始皇却是毫不在意,“不知价值几何?” “都是熟人了,一张二十钱。” “二十?!你怎么不去抢?” 秦始皇轻轻摇头,淡淡道:“若是二十钱,那这纸毫无意义。便以丝帛而算,一匹布长四丈宽二尺五寸,值五百钱。裁成你这麻纸大小,约莫就二十钱左右。哪怕便于书写,其价值也远胜尺牍,又有何用?” “咳咳。”黑夫面露尴尬咳嗽,苦笑着道:“秦公不愧是咸阳豪商,果然是精于数术。既然要说价值,那便按承字算。尺牍一简承字二十余,一卷书简约二十简,承字五百。单单这张麻纸,起码承字过千。至于书简所用木材不同,价钱亦有不同,少说也需三钱。” 木材其实是次要的,但人工和串联竹简用的熟牛皮可不便宜。黑夫这还是往少里算的,像隐性的运输费用都没说。毕竟竹简笨重,携带不便。 “所以,你这纸究竟价值几何?” “人工材料全算上,一张半钱吧……” “成本半钱?你卖老夫二十?” “研发贵啊!” “等等,半钱?” 秦始皇略显诧异,这么张可承千字的麻纸,竟只需半钱?如此算来,这可要比竹简绢帛之流便宜太多。一卷竹简,正常需四或五钱,承字五百。麻纸一张只需半钱,承千字! 这笔账,就是黄口孺子都能算清。关键是麻纸薄如绢帛,还便于携带。若能用以取代竹简,每年岂不是能给秦国省下大笔的开支?! 黑夫面露微笑,毫不避讳。他刚穿越过来时,就曾想过造纸。古法造纸的工序,其实大部分人都知晓。无非就是沤浆捞浆,压纸焙干。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