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不用怕,还得谢谢我呢! (第1/1页)

深夜。 家庙内,灯火通明。 母亲恭敬的上香作揖。 她方才梦见惊出了事,吓得她是连忙起来烧香祷告。家宰翻过日书后,告诉她肯定是因为哀鬼纠缠所致。他以桃木制符,便可安心。 “母亲,该歇息了。” 黑夫在旁打着哈欠,轻声道:“惊不会有事的。吾都已打听过,他现在是位居后方。主要负责东瓯治安,同时还得安排徭役。每日出行,还有垣柏等人贴身跟随。您老放心便好,肯定不会有事的。” “为母也是担心你。” “额?” “我听说,公子戍边是你提出来的?” “这是扶苏提的!” “他们说你与长公子认识,其实是你谏言的。” “诽谤啊,他们诽谤我啊!” 黑夫满脸悲愤。 这口黑锅他可不背! “那公子巡狩呢?” “咳咳,是我提的。” 母亲摇头叹息,轻声道:“这么做,可是得罪了他们。巡狩动辄以半年计,沿路危险重重。若有何闪失,届时你就有罪。” “嘿嘿,您老放心就是。” 黑夫却是毫不在意,要说得罪早就得罪了,毕竟他可没少欺负扶苏。各种脏活累活都是扶苏干的,忙的天天打哈欠。对他而言,扶苏更像是件艺术品。原本锈钝的废铁,逐渐打磨成了口锋锐的秦剑。 “若扶苏真能代上巡狩,他还得谢谢我咧。您老想想,如此殊荣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母亲顿时就沉默了。 她并不懂官场里的弯弯绕绕。 只觉得黑夫说的都对。 “云梦宗亲,可都还好?” “好的很。”黑夫取来陶罐,笑着道:“上回磐来云梦,送来些云梦的特产。这是伯嫂腌的葵菜,还送来些干肉和肉肠。这些咸货,母亲平日里要少吃些。” “他们也不容易。” 母亲捧着陶罐,轻轻叹息。她虽只是妇人,却也经历过很多。只要掀起战事,不论成败皆会伤民。前线数十万大军,每日吃喝能压垮数个郡县。 “嘿嘿,快了。” 黑夫笑而不语。 熬过寒冬,事也就成了。 巴蜀豪族,必会献粮。届时春暖化冻,送粮的楼船便可顺流而下来至南郡。有了这笔粮食,足以坚持段时间。闽中的深秋稻也快成熟,能大大缓解后方压力。 章邯前往闽中,主要就是负责粮秣军械这块。现在囤戍已步入正轨,闽中新开垦稻田万顷。八月播种,十二月份便可收获。闽中地区位于南方滨海,气温温和湿润,哪怕是寒冬往往也有十来度。最适合种植水稻,一年两熟都不成问题。 闽中有了良田,还迁来大量的人口,再加上秦国特意推行的各种兴农利器,来年南征的粮食压力将会骤减。闽中的十万石粮食,起码能抵后方郡县的五十万石! 好日子还在后面咧! 黑夫将母亲搀扶起来,笑着道:“您老就吃好喝好,没事也可去学宫转转。我那些义子义女,现在都顽劣的很,还得您老帮我照料。” “也行。” 母亲笑着答应下来。 黑夫收的义子义女,皆是出自云梦。昔日伐楚,袍泽大部分都战死沙场,黑夫便将他们子女都收为义子义女。这些年来是悉心照顾,从未亏待过他们。也都还算乖巧懂事,干起活来都是把好手。 …… …… 书房内。 扶苏打着哈欠,奋笔疾书。他是万万没想到,黑夫能这么玩。王翦让他完善公子巡狩,届时再正式进言。没曾想黑夫是表面答应,转过头就把这活交给他了。 “巡狩之事,你有何想法?” 秦始皇坐在对面,也未休息。 对于黑夫提议,他觉得是挺好。 不过,该选谁去? “臣愿一试!”扶苏抬起头来,坚定道:“上多年奔波,舟车劳顿。儿愿代父巡狩,北巡边郡。父为国君,理当坐镇国都。古之巡狩,地不过千里。且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且天子巡狩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 秦始皇只是注视着扶苏。 昔日的扶苏张嘴取义,闭嘴成仁。现在却能以法家理念,佐证自己的观点。巡狩这事可以扩大影响力,更能彰显国威。扶苏素来孝顺,主动揽下这活也说的过去。只是看着年轻气盛的扶苏,是否有取代之意? 只是仔细想想后,就很不合理。扶苏若真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只会想着让他赶紧出去北巡。待他离开后,再于咸阳动手。就如他昔日前往雍城行冠礼,嫪毐便趁机在咸阳作乱。 扶苏被这眼神看的后背发凉,似乎是被彻底看穿。他毛遂自荐,自然不仅仅是出于孝顺。代天子巡狩,可是至高无上的殊荣。此事若成,也会让诸多廷臣暗中揣测。前往北方边郡,慰问长城军团,也可以拉拢蒙恬为自己所用。 “可想过要带谁同去?” “臣皆遵上意。”扶苏轻轻舒了口气,继续道:“不过,臣希望能带上苏角。此人文武双全,长于骑射。有其保护,足以保护臣的安危。”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