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第1/2页)

西瓯林寨。 张良撒着稻谷。 平静看着面前野雉啄食。 “子房。” “嗯?” 景驹站在旁边,目露担忧道:“梅部已投降于秦国,听说南越诸部也有些心思。李信采怀柔之策,降者不杀。且尊重越人民俗,令他们能保持原有祭祀。只要他们为秦效力,还可得官爵。梅部都老已沦为秦狗,帮着秦国治理梅人。东瓯闽越,也已归降。后方开垦万顷良田,可供李信十万大军所需。为此秦国迁来大量刑徒商贾赘婿……” 张良依旧毫无波澜,继续撒米喂鸡。他的这副模样,却令景驹急得跳脚。屈景昭三族可有不少贵胄皆藏于西瓯,若是情况不妙可要尽早跑路。这几日他的手下得到消息,说是西瓯有都老已经想要向秦国求和。只要将他们这些旧楚余孽交出去,秦国或许就会饶过他们。 主要还是因为李信采取怀柔之策,对投降的越人也算客气。像他们这些都老,还能维持统治地位。再看看负隅顽抗的蟒部,君长都老皆沦为寇,只能戴着枷锁给秦国干苦力。 西瓯不是秦国的对手,哪怕联手南越也同样只能坚持段时间。最后的结果皆是死伤惨重,他们都得沦为寇。可要是献上土地归顺秦国,那以后还能维持住统治地位。苦的也是西瓯人,关他们什么事? 景驹望着张良,叹息道:“西瓯已有都老,劝译吁宋投降于秦国。若子房再不出力,吾只能带领族人想办法逃去东海郡。吾在陵县有位旧友,倒能勉强为生。” “哦?” 张良扬起抹微笑。 成了! 他顺手将稻谷全都洒出。 “可知是何人所提?” “知道。” 张良缓缓起身,轻声道:“这段时间,良一直都在等着机会。译吁宋虽为南蛮瓯越,却能为扞卫疆土与秦血战。诛杀秦使,乃至发兵袭扰秦军。既然内部不和,便利用他们让西瓯南越坚定反秦决心。” “子房何意?” “缠,你准备的如何了?” 张良环顾左右,确认没人后便看向旁边的项缠。后者则是轻轻颔首,压低声音道:“子房放心,都已备好。只待子房一声令下,他们便可动身。皆是吾兄暗中栽培的壮士,不惧生死。” “甚好。” “子房究竟要做什么?” “帮秦国刺杀译吁宋。” “什么?” 张良背着手,淡然道:“既然这些都老想要归顺秦国,那良便帮他们一把。以楚壮士假扮为秦使,仿造符节继续出使西瓯。在他们掉以轻心时,刺杀译吁宋。同时趁机将这些妄图沦为秦狗的都老,悉数射杀。” “嘶……” 景驹瞳孔猛地收缩。 如此毒计,实在是妙啊! 不光能把脏水泼给秦国,让秦国的怀柔之策就此告吹,更能借此激怒他们。让他们觉得秦国是虎狼,甚至要刺杀他们的王。如此卑劣无耻,必然是要不惜一切代价抵抗秦国。哪怕逃至山林与野兽为伍,也誓死不降。 张良负手而立,淡淡道:“我还听说,秦人自岭南挖出来块石碑。说什么伯益因为治理水患,曾至岭南。而后禹帝将岭南之地,封给了伯益。如此无耻的手段,竟也好意思?他们能做,我们也能。待刺杀结束后,便引导瓯越人挖出石碑。告诉他们需要反抗秦国,扞卫瓯越疆土。” “好!” 景驹默默记在心里。 也觉得此策甚好。 “如此,却是伤了瓯越人。”张良拿起手帕轻轻咳嗽,姣好的面容透着些许愧疚,“秦国妄图夺地得人,良便要让他们留地不留人。只要僵持几年,足以令秦死伤惨重。深陷岭南泥潭,拖垮暴秦!只有如此,吾等方有机会复国。” 张良脸上的愧色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坚定、怒火、战意! 欲成大事,必有死伤。 只要能达目的,他愿以天下为棋。 他要利用岭南,将秦国活生生拖垮。 “怕是没那么容易。”景驹轻轻叹息,低声道:“子房莫要忘了,秦国还有个乌鸟。吾听闻,现在都说什么扶秦者黑也,亦或是安秦者必黑也。还有人说他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包括此次南征,他也出力颇多。” “……” 张良脸色顿时一黑。 这话,总感觉有点熟悉。 听起来,有着浓浓的违和感。 “他……的确很棘手。” 张良也是摇头叹息。 他得到消息,说是黑夫利用手段在巴蜀筹措两百万石的粮秣。待开春后,便会走水路运送至屠睢处。他虽至泾阳,却给秦国留下个富的流油的南郡。现在南郡以一郡之力,硬扛下南征所需,以此降低战争对后方郡县的影响。 再有就是黑夫先前举荐李信,推行驻兵屯田之策。李信兵不血刃的夺得东瓯闽越,在后方开垦出万顷良田。再以区别赏赐的法子,令秦卒心甘情愿的留戍岭南,甚至是将亲眷迁至岭南,为秦国建设发光发热。 当然,不仅仅只是如此。黑夫麾下的神医韩终,现在可是名扬岭南。韩终编写的急医书,被军中医师奉若至宝。里面提到诸多急救手段,甚至还包括了缝合伤口。原本伤卒死者超过六成,可现在却能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