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我家公子初长成,更氏 (第1/1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黑夫,老夫恭喜你发财了。” “……” 熟悉的声音,仿若催命咒。 黑夫抬起头来,迎面便瞧见叶腾站在前方,秦始皇等人则是在后面。见他们来了,黑夫悬着的心也是落下。既然他们有此闲情逸致,就说明扶苏在临淄是安全的。 “下吏,见过内史。” “秦公有礼。” “免。” 叶腾环视左右,打量着屋内。他这段时间相当忙碌,也就无暇来泾阳视察,只是安排各县长吏来泾阳学习。这是黑夫在学宫中的书房,平日皆是在此办公。 书房并不算大,却是五脏俱全。两台冰鉴散发着丝丝凉意,黑夫背后还有着木制冰箱。食案上除去摆放的文书,还有些冰镇过的果饮。 放眼秦国,也就唯有黑夫如此潇洒。身为县令,干脆的当起甩手掌柜。县内事务,基本是交给萧何处理。 叶腾也是毫不客气,干脆坐在黑夫的位置上。他看向台案上的文书,皱起眉头,“弟子册?这是你挑选的泾阳弟子?” “是的。”黑夫也是笑了起来,无奈道:“关中并不缺吏,我想的是先让他们历练番。若是表现出众,再向上举荐。至于后续如何安排,就要看内史的了。” 关中毕竟是秦国的基本盘,所以不像关外那样缺官吏。按规矩是由各县挑选优质的秦吏,而后向上举荐。若被皇帝挑中,则可担任郎官宿卫宫中。这都是自几十万人挑选出的优质人才,起码都能出任郡县长吏。 “呵。” 叶腾轻笑不语。 自黑夫来至泾阳起,便以雷霆手段整治学室。先以秦律惩治令史,再推行新政。弟子若是表现不佳,便会被除名。一个个被黑夫逼的挑灯夜读,再加上后来有王翦帮着操练武艺,他们的进步也是肉眼可见。要是公事公办,那别的县不用活了。 “先不提弟子。”叶腾自怀中取出册蝴蝶书,淡淡道:“你在咸阳开的酒肆书店,现在可是日进斗金。每日客人络绎不绝,虞籍所编写的《伯益书》,几乎是人手一册。老夫也买了本,写的甚好。半真半假,饶是老夫都险些被骗,也难怪陛下如此赞赏。” “咳咳,全靠诸位捧场。” “此书的确甚好。”秦始皇也是一笑,接话道:“洋洋洒洒数万字,引经据典依书而编写。若非县君先前提醒过,老夫都会认为是真的。” “嘿嘿……” 不就是编吗? 虞籍就擅长这活! 根据山海经,再发挥出个人想象力。将伯益塑造成伟大的开拓者,为了帮助大禹平定水患,在岭南足足待了十五年。给岭南带去了陶器铜器,为了治理水患,还将自己部分族人迁至岭南。像什么缚娄、阳禺、欢兜等古国,皆是他们建造起来的。 伯益甚至教导越人农桑,饲养鸟兽。也正是如此,所以岭南诸部信仰着不同的图腾,这都是伯益的缘故。 书中内容并不晦涩难懂,只要识字的都能看明白。关键是还没写完,最后写到伯益自岭南而回,越人是争相欢送。而后是戛然而止,虞籍还来上句离别并非完结,故事未完待续…… 很明显,这事还有下文啊! 如此留白,深得上意。 这招很好用,可不能浪费。 为此秦始皇已经下令,即刻通传军需司马章邯。在闽中郡挑选合适的地方造纸印刷,而后将书册以屯为基础发放。包括在当地教化的儒生,也要以此为教材。 不光闽中,各郡县皆要效仿! 他要让南征岭南成为收复失地! 民间自然也有人抨击的,还说这都是秦国为蛊惑人心而编撰的。但黑夫养的名家门客可不是吃素的,当众是一一驳斥。 伯益编撰山海经,是真的吧? 伯益帮着平定水患,真的吧? 岭南出土的石碑,也是真的吧? 所以,这怎么就是假的了? 要整舆论这套,还得看能言善辩的名家。名家并非只是善辩,他们还有别的本事。只不过黑夫是刻意阉割,就好比去除农家思想而保留其农桑的本事。 名家位列九流,然而名声始终不太好听。毕竟他们是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使人俭而善失真。经过黑夫这么一搅和,搭配上张贴的公文佐证,反正关中是牢牢占据舆论场。就是心有不忿,也只能憋着。 是的,这些都是假的。可经黑夫炒作,比真的还真。特别是出土的石碑,甭管是商周还是上周搞出来的,反正是经过胡毋敬这位权威专家认证过的。 趁着闲聊,黑夫便招呼人给他们倒上碗乌梅汁。现在天气无比炎热,学宫也有弟子因为训练太过刻苦而中暑的。然而,岭南地区只怕会更难过…… 秦始皇端起陶碗,一饮而尽。 透心凉,心飞扬。 酸甜甘冽,很是可口。 主要是冰镇过的,相当解暑。 “咳咳咳。” “秦公还得少喝些冰的。” “呵呵,不碍事。” 秦始皇笑着拂袖。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