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不想封侯的秦吏,不是好秦吏 (第1/1页)

“哦?义弟细说。” 蒙毅试探性的询问。 实际上,秦廷已隐约猜到。 他们知道的,远比想象中要多。 传出来的消息,只是部分而已。 “从张良献计,假扮秦使刺杀译吁宋便能发现,他的目的便是要让秦国深陷泥潭,损耗国力。此次派遣桀骏,显然也有此目的。” “哦?” “诸位大可想想,西瓯和南越虽说结盟,可李信大军如今是在南越。若要袭营,自当以南越为主。岭南幅员辽阔,远超千里。当地人尚且不能全认识,更别说自西瓯至南越了。” “有理。” 秦始皇饶有兴趣的听着。 这些话,李斯也曾说过。 秦爵分民爵、卿爵和侯爵三等,民爵只要照常打仗便能得到。想要成为卿爵,起码也得是高级军吏或是郡县长吏。至于侯爵,那就得有经国之才,不论文韬武略皆是百万挑一。非有大功者,终不得封侯。 黑夫已是卿爵,位列中更。他也很有才能,将泾阳治理的井井有条。只是想要达到最高成就——封侯,还是需要能在国家大事上出谋划策。这也是秦始皇没有完全袒露,而是先听听他的想法。 “在我看来,这便是张良的阳谋。”黑夫脸色凝重,认真道:“张良极可能说服了译吁宋,让其同意出兵。桀骏若袭营顺利,秦国死伤惨重,还会令秦瓯仇怨更深。桀骏若率部战死,就更不必说。西瓯以宗部而居,重视宗族亲情。数千人战死,西瓯必会誓死抗秦!” “无谓之举。” 吕公连连摇头。 这么做,就用错了人。 秦国并不在乎敌人的死活。 类似西瓯这种冥顽不灵的,就是全都杀了,也不过是把坑挖深些而已。西瓯所为,不过是以卵投石以指绕沸。秦为虎狼,岂会在乎区区几万西瓯人的死活? “吕公谬矣。” “何意?” “西瓯号称有十万大山,地形极其复杂。纵然让秦得地,也只会不断面临西瓯人的袭扰。张良知道无法阻挡秦国吞并岭南,他是要尽可能拖垮秦国!” 还好……还好桀骏活着。 黑夫也是松了口气。 若西瓯不在岭南而在中原,秦国车骑早就将其给踏平了。至于这些人的死活,也就不重要了。可现实情况是西瓯地形复杂,要真死磕,对秦国并无好处。 他记得史书上屠睢战死后,任嚣和赵佗接手,便是采取怀柔之策,这才渐渐在岭南站稳脚跟。然而依旧难以实控,以至于六国反秦时,岭南还出兵增援联军。就比如筑城浈水拥兵据守,奉王居之的梅鋗,先后被项羽刘邦封为十万户侯。 先前章邯想出了火攻之法,山火绵延数百里,可结果却是不及岭南面积的万分之一。越人荡舟而行,跑的比兔子还快。剩下的百里焦土,就只能勉强用来种地。而且岭南多雨多水,气候潮湿。哪怕是不间断点火,也难扩大。 但桀骏还活着,甚至被蒯彻说服暂时归降秦国,要彻查刺杀译吁宋这事。有此筹码在,对付西瓯也就更有把握。若能祸水东引,将脏水全泼给张良,保不齐后续能其乐融融。 当然,这都是理想情况下。哪怕西瓯同意,秦国也不会善罢甘休。译吁宋屡次诛杀秦使,甚至将他们的首级悬于林寨前。此等奇耻大辱,秦国必会报复。更别说还窝藏包庇反贼,更是罪加一等! “义弟说的甚是。” 蒙毅捋着山羊胡,不住颔首赞许。前些日廷议,其实便提到这些。蒯彻劝降有功,助秦得到桀骏这一筹码,进爵至五大夫。梅鋗截断后路围困有功,进爵五大夫。其余人皆是论功行赏,加官进爵。 黑夫能根据有限的信息,一一分析出,甚至几乎全都猜中,足以证明其心思细腻有着大局观。实际上黑夫也是结合了历史事迹而推测,倒能猜出个大概。 “很快,南征便要结束了。” 秦始皇轻飘飘的说着。 水牛部被灭,南越已不足为虑。屠睢主力也抵达西瓯,憋了近两年的屠睢,必将挟这股怒火将西瓯焚尽。再加上李信在侧翼照应,还有桀骏作为筹码,岭南将会成为秦国的疆土,令他解锁南尽北户的成就! “是啊,终于结束了……” 黑夫也是一笑。 不算秦国提前准备,仅从李信正式出兵开始算,也已打了三年。其实熟知历史的肯定知道,秦国南征百越起码打了五年,方置桂林、南海、闽越、象郡。可若后续顺利,秦国这回只花了四年时间。 看似少个一年无伤大雅,可实际上秦国死伤大大减少。包括所消耗粮草,也远比历史上要少的多。 黑夫也不谦虚,这可都是他这位穿越者的功劳。秦国此次是先易后难,且同时开凿灵渠,确保粮道兵力能源源不绝送至西瓯。再加上复用李信,推行驻兵屯田和怀柔之策,让秦国有了宽阔的大后方。现闽越已经成为秦国的根据地,每年起码能提供三十万石的稻米。随着人口迁徙,产量还在不断增加,所以秦国完全有资本打持久战。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