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王夫人笑道:“我不过闲了过来瞧瞧,都是一家子人,不用特特地去通报。”

房里薛王氏和宝钗相视一笑,人常道,无事不登三宝殿。何况姨妈这样的?两人忙趿着鞋下了炕。正欲迎出来时,王夫人已经挑着帘子进来了。

宝钗忙上前行礼,王夫人自是忙不迭地拦了。宝钗终究半福了福,又唤莺儿换了新茶来。薛王氏道:“今个这天还真是不暖和,妹妹不如到炕上来做着?也暖和些。”

王夫人笑道:“可不是呢,这一路走过来,树上的叶子都落了大半,密密匝匝的铺了一地。我瞧着那枫叶倒好,正红得鲜艳!”说笑间王夫人就上了炕。薛王氏让着在左首坐了,宝钗接过莺儿端过来的新茶,一一安置妥当。方才在右下首挨着薛王氏在炕边坐了。

王夫人心里越发地满意。打眼看去:宝钗松松的侧着挽了一个发髻,另外一边用多出来的余发编了一根小辫子垂在耳边。也无多余的装饰,只用几只珍珠攒在发间。身上是一件半新的妃色罗绸八幅曳地长裙,外罩一件紫霞云烟色的织锦绣芍药花样的短袄,也是半旧不新的。

因有宝钗在,王夫人倒不好直说。只得拿起放在炕上的一块正在绣着的花样儿佯装看得仔细。

“这可是宝丫头绣的?瞅瞅这蝴蝶绣的,倒跟活的似的。再看看这牡丹花儿,竟还带着露珠儿呢!真正是个心灵手巧的。竟把家里那些个上好的绣娘都比下去了。”王夫人把宝钗夸了又夸。

薛王氏淡淡地笑道:“不过娘俩个天冷闲坐着无事,胡乱戳两针罢了。哪里经得起妹妹这般夸奖。”心下却有些不爽:我家宝丫头也是金尊玉贵的,如何去与你那些个绣娘比?

宝钗见王夫人一个劲地瞧着自己,心想只怕是有什么不方便自己知道的事情要与妈妈谈。于是冲着妈妈使了个眼色,站起来道:“我突然想起那日答应了林妹妹帮她描补个花样,可巧今个姨妈说起这个。不然还真忘了。我就不陪着姨妈了,趁着记得赶紧过去。林妹妹素来是个小心的,不然可就要被抱怨了。”说着又向王夫人施了一礼。说了些子抱歉的话,方扶着莺儿走了。

听着外边的门帘儿落下,王夫人方对薛王氏道:“我看着宝丫头可比那林姑娘好上个百倍、千倍,小姑娘家家的,却一副眼高于顶的样子。清高的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似的,我偏看不惯她那个样!”这人与人之间,可能也是有眼缘的吧。按说黛玉对这个舅母也是礼数周全,恭敬有加的。可不知为何,王夫人总是看黛玉扎眼得紧。

薛王氏倒是常听宝钗讲黛玉的事儿,并帮助迎春的事也是知道一二的。便道:“妹妹可别这么说,那孩子也是个可怜的。早早儿没了娘,又没个兄弟姐妹扶持着,性子难免冷清些也是有的。我冷眼看去:那孩子怕倒是个外冷内热的。何况咱们长辈家家的,和孩子置什么气啊?!”

说得王夫人倒有些讪讪的,好半晌无话。心里却有些责怪姐姐不站在自己这边。

好一阵子,王夫人才笑着打破沉默:“瞧瞧,只顾着说别的,倒把来这里的正经事忘了。”说着打开放在炕几上的首饰匣子,把那份赤金镶宝的头面递到薛王氏手中。

“我看着平日里宝丫头也是个懂事的,竟不贪图那些个奢华繁复的物件儿。只不过毕竟是姑娘家,也不好太过于素净了。今个可巧我收拾妆匣,看这套头面倒还说得过去,我又没个姑娘;止得一个媳妇儿又是个守寡的,也不合适。就想着送与宝丫头。姐姐可别嫌弃。”

薛王氏看着手里的头面就有些生气。你道为何?因这头面她认识,不过王夫人怕是不记得了。这头面是王家当日给王夫人的陪嫁,东西是好东西没错。可这样式,委实是太落伍了。

却也不好与王夫人翻脸,只将手中的首饰轻放于匣中。道:“妹妹刚也说了,宝丫头素日里不爱这些个。要不然,我统共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难不成还少了她的不成?不说原来她爹爹掌珠似地疼着,但凡喜欢的,没有个不依着她的;就这几年,哪年不添个三套五套的?喜欢不喜欢的,我也得给她留着做嫁妆不是。我们这样的人家,总不能委屈了孩子。让孩子日后在婆家抬不起头来不是?何况在我心里面,这宝丫头比我那蟠儿还要强上不止十倍、百倍呢,我自不能亏待了她。”

一番话听得王夫人汗都要出来了,亏得天冷。转念又一想:听姐姐这番话,只怕宝钗他日的嫁妆是必不会少的。肥水不流外人田,此时不下手,更待何时?

于是也顾不得薛王氏绵里藏针、连敲带打的话。腆着脸道:“姐姐说得对,这宝丫头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