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村民男女老幼全体出动,战天斗地,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创造人间奇迹!

那个年代的人们是纯真的,没有人怀疑这一切的逻辑性。全国各地在沿着总路线创造惊人成就的压力和动力的双重作用下,都表现出不甘落后和争创奇迹的决心。人们的干劲确实鼓得十足。在“小集体服从大集体”的口号下,社员的家畜家禽和其他生活资料都被集中在了一起。“人民公社化,不分你我他。”大梁庄的猪、鸡、鸭全部集中在了一起。大队办“万头猪场”和“万鸡园”。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猪没多长时间就饿得精瘦;鸡开始传染瘟疫,几千只鸡几天就死光了;集中起来的鸭子也没活多长时间,河边到处是鸭子的尸体,把整个村子都搞臭了。有的村子把社员的房子也拆了,盖几间很大的房间,全村男女老幼都集中在一起,过大集体的生活。大王村把社员的私人小厕所也全部拆掉了,集中起来盖一个大厕所。由于厕所离庄子远,半年都没有人去拉屎。各村的山芋、花生秧子也要求集中在一起。那时候各家已经开始育山芋苗了,大队下达命令,把已育出的山芋种全部集中到大队育苗,结果很大一部分烂掉了。

花生和山芋是大梁庄的特产,村民依靠这两项收入来调剂自己的生活。成立大集体后,这些经济作物被连根拔掉了。理由是花生、山芋能赚钱,社员的钱多了,会发展资本主义。为了防止花生和山芋长出资本主义,全体社员同仇敌忾,消灭花生和山芋。大面积的土地荒芜了,长出了一人高的蒿草。

公共食堂实行了一段时间后,许多人就开始抱怨起来。因食堂缺乏管理,没有制度,因此每次开饭时秩序都很乱,年轻的有力气的人,吃得快,年老体弱的吃得慢。每天开饭的时候大翠总是挤在最前面,打的第一碗饭给奶奶,自己再挤进去就只剩下稀的了,稠的都让年富力强的人吃完了。由于一年没有收成,大家坐吃山空,靠卫星田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许多卫星田其实就是为了应付上面检查的,把几十亩地里的庄稼集中到一亩地,庄稼在地里摞得一人高,来参观的人个个心知肚明,却没有一个人敢说破,否则就是反对社会主义,是特务、间谍、卖国贼,要抓起来游行批判。粮食越来越少,可吃的东西越来越少,大食堂的饭也越来越少了,许多老人和孩子便开始饿肚子。干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组织突击队到各家各户搜粮食,翻箱倒柜、掘地挖墙,一些缴不出粮食的人被五花大绑游行批判。被搜出粮食的问题就更加严重,除了游行批判外,还要遭受突击队员的拷打。

这样的光景维持了一年,情况变得越来越糟,出乎所有人意料。粮食大面积减产,村村都没有余粮,“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路线斗争天天搞,嘴可以封上,肚子可不答应。日子变得一天比一天漫长,社员们躺在黑漆漆的土炕上熬不到天亮。

身体衰弱的奶奶经常饿着肚子回家,两个姑姑和小叔也饿得面黄肌瘦,晚上睡不着,整夜整夜地哭。奶奶在队上清粮的时候让父亲偷偷地在地窖里藏了一袋高粱,这些高粱本来是喂牛吃的,现在却成了一家人救命的东西。奶奶在一开始就预感到要出问题,不幸果然发生了,天灾人祸,到处都在遭年成。父亲在深夜移开地窖上的枣树,悄悄下去拿了一点放在锅里熬。那时很多人都在饿肚子,人在饥饿的时候对食物很敏感,高粱的香味从奶奶的屋里飘了出来,许多人贪婪地伸长了脖子,抖动狗一样的鼻翼判断香味的来源,最后循着气味找上门来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农民父亲 二(5)

那时候虽然还是大食堂吃饭,但是每个人都定量供应,男人每天四两粮,女人和小孩每天二两。人们都饿疯了,顾不上粥的滚烫,拿起可以盛东西的家什舀了就喝。许多人被烫得大喊大叫,高粱粥几乎是直接灌进了肚子,接着便搂着肚子在地上滚。屋里的人越来越多,锅里的粥很快就见底了,大家于是就在屋里搜粮食,把炕都刨塌了,盆盆罐罐扔了一地。几个人把锅弄了个底朝天,然后拿起镢头就砸。大翠尖叫着扑了上去,用身子护着锅,脸上弄得全黑。队长问哪里来的粮食?大翠说她从娘家带来的。队长说放你娘的屁!蒿庄的人都快饿死了,还有粮给你!给我好好搜,搜出来人人有份!小院一时人声鼎沸,角角落落都是人。一家人的心悬在嗓子眼儿上。人们把每一块石头都翻起来了,却忽略了那颗已经干枯的枣树。

第二天,队长要带父亲去批判,大翠像一堵墙似的堵在丈夫前面。大翠满脸漆黑,披头散发,身上全是头天晚上弄上的锅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