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1/4页)

若换在往日,粘亦纤当场便会发难,今日却难得细眉顺目,柔婉地笑道:“还是母亲眼光好,大嫂皮肤白,最衬这套翡翠头面。我那里还有幅翡翠镯子,成色极好,早就想送给大嫂。”

不顾陈欣华的推辞,粘亦纤转身便寻自己的陪嫁丫头,吩咐立刻回房去取。她将镯子亲手码上陈欣华的手腕,那幅亲近贤淑的模样,到令陈欣华啼笑皆非。

不管慕容薇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番敲打总归替自己出口恶气。再想公主表妹,陈欣华心内就有了淡淡的感激。

第二日,两辆垂着流苏的楠木华盖马车早早在崔府等候,一众人艳羡的目光里,齐氏与粘亦纤亲自相送,一众人来到垂花门口。

齐氏咬着嘴唇,不晓得该如何叮嘱陈欣华,只低低唤了一声她的名字,目光里带了央告的成份。那目光饱含深意,即是求她慎言,又是求她多多担待崔家。

粘亦纤的目光更不自然,在两辆朱樱华盖的马车上打了个突,又落在云锦繁绣四时花卉一年景的轿帘上,唇角翕动半晌,终于开不了口,只将一旁的丫头挥开,自己亲手打起了轿帘。

丫鬟放了脚踏,陈欣华先上了马车,又从乳母手里接过儿子,粘亦纤的手才松开轿帘。她的手半举在空中楞了片刻,方无力地垂落,又拽住了自己湖蓝色的长裙,将长裙拽出深深的褶皱。

车帘落下,遮住了一道道炙热的视线。陈设华丽的皇家马车内,陈欣华倚在典雅的雪清色缠枝花卉大引枕上,轻轻吐了口气,将儿子拥在怀里,认真思忖起与慕容薇的会面。

陈欣华的马车入了驿馆,得了通传的慕容薇迎出房外,立在芜廊下笑吟吟迎着表姐,显得急不可耐。

乳母抱了端哥儿行礼,璎珞忙上前扶起,陈欣华欲待行国礼叩拜,早被慕容薇挽住了手,也没有拜下去。

姐妹两人并肩入了房内,早有藏身暗处的婆子亲眼得见二人的亲昵,又将这姐妹见面的情形立时传给在别院等候的郡守夫人。

紫陌受命,守在慕容薇院子外头,见有人鬼鬼祟祟出来,也不声张,一路跟着那婆子,亲眼见她进了郡守夫人的院子,才回来悄悄向慕容薇复命。

听了婆子的禀报,郡守夫人在房内连连踱步,显得尤为焦躁,她长叹了一声:“于知府误了我家大人。”

人家姐妹情深,竟是半点也未做假,她们偏要虎口拔须,打压陈家与陈欣华本人。郡守夫人兀自煎熬,偏她的心腹婆子却又悄悄进来,覆在她耳边说了几句,竟是粘氏与粘亦纤的马车悄悄到了驿站门口。

慕容薇不管这起子人私下里怀的鬼胎,携了表姐的手径直入内,嗅着表姐身上清洌的竹木淡香气息,觉得格外亲近。

昔时不觉得陈家人可交,总觉得都如同姑母一般,骨子里透着拒人千里之外的清高与孤傲。如今再见时,慕容薇才知道那是淡若清风宠辱不惊的骨气。

望着与姑母面貌酷肖的大表姐,慕容薇由衷欣赏陈家人这半身清风半身月的恬淡。

大表姐生在京里,几世书香、满门清贵,自小也是当做宗妇教导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七章 家常

若不是父皇与母后斗法,又碍着苏家,将姑父的仕途生生耽搁了那么几年,陈家早就是国之中砥。以大表姐这样的人才,又怎会嫁入名不见经传的崔家。

谁想到,一再低就,委屈嫁入这样的门第,大表姐偏还要受些妯娌间的闲气。

从头往上追溯,还是慕容家耽误了她。

慕容薇瞧着大表姐脸上浅浅淡淡的微笑,这样想着,心里更加歉疚,便伸手出去,想抱抱第一次见面的小外甥。

端哥儿三岁多点儿,生得齿白唇红,粉雕玉琢一般的小脸,一笑便有两只浅浅的酒窝。模样大约随父亲更多一些,与大表姐到不十分相像。

见慕容薇朝自己伸手,端哥儿怕羞,只口齿伶俐地唤了声表姨,就将头埋在大表姐怀里,显得十分腼腆。

前世今生,慕容薇都未抱过孩子。从大表姐手里接了外甥,自己抱得难受,又怕累着孩子,倒有点儿左右为难,面上露出尴尬的笑意。

这样接地气的表妹到让陈欣华觉得亲切,她接过儿子,抱在自己膝上,柔声与儿子说着话,哄儿子抬起头来去看公主表姨。

慕容薇的手轻轻抚弄着孩子白嫩的脸颊,又抚摸那一头软软的黑发,望着小孩子纯真的笑脸,柔软得心里一塌糊涂。

两姐妹闲话着家常,罗嬷嬷早已打点了礼物,送到慕容薇房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