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1/4页)

话虽如此说,楚皇后却嫌太过简薄,命秦瑶取了自己的私房,给了慕容薇五百两的银票:“公中是公中的,既是要留几位好姐妹品茗,便一并请她们留膳。晚上便由罗嬷嬷在小厨房给你安排,尽情乐上一天。便是晚了也不打紧,遣人去各府上送信,只说本宫留她们一宿”。

皇后留宿宫中,自然是这些贵女们天大的体面。慕容薇情知母后替自己贴金,欢喜地冲着母后道谢。

女儿要请的挚友是哪几个,楚皇后略一盘算便心里约略有数,都是些不喜热闹的娴静文雅人。

生怕这几个孩子性子清冷偏又别有心裁,女儿的芳辰里点些生僻的曲目,寓意不好。楚皇后不放心地指了秦姑姑道:“秦瑶,你替公主选个好戏班,挑些喜庆的曲目,好生热闹一番。”

秦姑姑领了命,立时走到书案前,就着磨好的浓墨写了几笔,列出京内几个有名的戏班子,又将那些名角擅长的戏目说给慕容薇听,替她出着主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百零九章 借题

慕容薇于戏文不感兴趣,不过爱听那里头几曲缠绵悱恻的唱词,深知母后指了秦姑姑过来,便是不叫自己由着性子来,做些附庸风雅的搞笑事。

重生后第一次庆生,又有三五知交品茗,怎能没有好曲相衬?该当听几出喜庆戏,对得住自己重活一世的幸运。

慕容薇眸色清澈,宛如醉人的涟漪,荡出欢欣愉悦的弧度。一手指着秦姑姑列的名单,慕容薇娇俏俏问道:“想听一出麻姑献寿,还想听一出天女散花,不晓得这两出戏,哪位老板唱得好些?”

公主竟然这样体查皇后娘娘的苦心,果然一岁大似一岁,秦瑶眸中一片暖意。

她的目光落在长喜与嘉善两个戏班子上头,修长圆润的指尖点着雪浪纸上翩然的字迹,含笑回道:“便是这两个戏班的拿手戏,这两出戏目喜庆吉祥,最衬公主的芳辰。奴婢这便去安排,叫他们提早一日入宫候驾。”

谢了母后与秦姑姑,慕容薇方才回到璨薇宫内,璎珞便奉上一只玉色哆罗呢的包袱,说是方才罗蒹葭央夏兰馨送来的庆生礼。

罗蒹葭虽有着亭主的封仪,终究顶着新寡的身份,自然不便参加慕容薇的生辰宴会,只能提早精心绣了两色针线,赶着送进了宫内。

慕容薇吩咐璎珞解开包袱来看,罗蒹葭的礼物绝不是敷衍,她绣了一件璎花粉的披风,一件玉簪白的右衽偏襟宫衣。都是用了惠绣的细巧手法,大朵的金丝牡丹迎着斜阳如织的日光,更显得熠熠生辉。

披风与衣衫,罗蒹葭选的都是团花牡丹的纹样,不知用了多少色彩,那花瓣色彩斑斓,开得丰神凛冽,即庄重又典雅。

楚朝晖师从苏绣大师多年,手艺无可比拟,慕容薇穿多了姨母绣的衣衫,两相比较高下立显。罗蒹葭这两件绣品,绣艺更在姨母之上。

璎珞酷爱刺绣,已然看得挪不动眼。望着这巧夺天工的绣品,发出一声低低的赞叹。她以手虚点着一朵盛绽的牡丹数来数去,满眼难以置信的神情:“公主,单单一片花瓣上的嫩黄,亭主便用了不下十个颜色配线,这满幅的牡丹裙,怕要用上千种丝线。”

罗氏兄妹就是个迷,前世解不开,今生依旧离奇。

宫廷慧绣,是前朝皇室里的不传之秘。罗蒹葭一个小女子,针上功夫竟然入木三分。毫无疑问,这又是得自她那位母亲的传授。

既是罗氏兄妹都无意追溯祖上的家谱,慕容薇自然遵从他们的意愿,不再往下探究。撇去浮名烟云,两兄妹骨肉团聚才是他们想要的真谛。

吩咐璎珞将披风与衣衫好生收起,慕容薇一眼瞅见了书桌上摆得齐齐整整的烫金帖,才恍然自己的正日子就在眼前,这些帖子不能再拖下去。

数来数去,真正想请的也是有限几个。慕容薇已经应承过楚皇后要摆三两桌酒席,自然不好太过冷场,便吩咐流苏与璎珞寻出去年的宴客名单,自己勾勾选选,在上头挑了十来位素日里端庄大气的贵女。

钱瑰、温之类看不入眼的人物,慕容薇自然摒弃在外,吩咐二人依着自己圈定的名单,赶紧将帖子写完。

知交好手无须丫头代笔,自己从匣子里捡了几张素心雅兰绘着瑞云烫金边的帖子,慕容薇认认真真邀请,分别写给温婉、夏兰馨、云持、陈家姐妹,再加慕容蕙,将那六张帖子写好,放在一旁等着晾干墨迹。

宫内虽不宴客,公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