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 (第1/4页)

不知怎得,夏兰馨有种预感,即苏暮寒离去之后,安国夫人这一走好似也是永久。想想这座显赫一时的府邸不过辉煌了七八年的功夫,如今只余了辛太妃一位正主,便很有些世事沧桑的无奈。

夏兰馨命车夫放缓车速,瞅着安国王府两扇厚重的墨漆如意门渐渐模糊,竟想起如今在北上途中孑然一身的安国夫人。再回想幼时与三哥、慕容薇、苏暮寒等人同在宫中玩耍的日子,深觉白云苍狗、造化弄人。

慕容薇卸去晚妆,方将众人屏退,打开顾晨箫写来的信,就着剔得雪亮的并蒂莲纹琉璃灯,逐字逐句细读。

原来顾晨箫自出皇城,便与君妃娘娘兵分两路,他持着君妃娘娘给的那枚苗银火凤凰圣物直奔苗疆,再次拜访新任的大土司。

去年冬日回来给外祖奔丧,是顾晨箫第一次踏足苗疆。

倏忽间已然将近一年,第二次踏上苗疆的土地,顾晨箫再次跪在桃花林旁边,外祖栖身的一黄土之前。坟上漫漫蒿草青了又黄,只待明年春风重新染上绿波。

大土司等人依然在桃花林旁迎接,将他迎进阔别一年之久的苗寨,重新住进君妃娘娘昔年住过的吊脚楼。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这样一处与世无争的桃源仙境,本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却在前些时被苏光复打破宁静,将他们也推到了这场战争的边缘。

顾晨箫长话短说,只将前些时西霞的祸乱讲述了一遍,又坦言这祸乱还会波及到建安与康南,天下无一幸免。

寨子里头的人从不与外界接触,更不晓得外头已然天翻地覆。待听说大周朝早已覆灭多年,那持着大周玉玺前来向自己求助的人分明图谋不轨,想要惑乱天下,大土司惊得目瞪口呆。

这话从阿黎公主唯一的独子口中说出,而且还握有阿黎公主火凤凰的苗银饰物,不由大土司不信。他向顾晨箫详细描述了当日的情形,又细细绘出来人的形象,果然是苏光复无疑。

顾晨箫简要地描述了如今外头天下三分的局势,请大土司不要轻信旁人,更不能与千禧教结交,做他挑起天下纷争的棋子。

第五百九十五章 小像

新任大土司一片愤然,他将大碗青稞酒一饮而尽,再将酒碗重重一搁,懊恼地长叹一声,恼怒自己被苏光复所骗。

大土司喃喃说道:“老土司过世时万般嘱托,要族人替他照顾阿黎公主。如今自己人竟然给自己人添了乱,叫我往后如何有脸立在阿黎公主面前?”

供奉在祠堂里的大周圣物,如今成了鸡肋,大土司命令暂时将它收进库房,然后命族人斩断与所谓的大周后人们一切联系,不许再将他们放入山寨一步。

晓得康南帝君身体不适,大土司又送了好些珍贵的药草,请顾晨箫带给君妃娘娘,或可解得一时之急。

临行前,顾晨箫依然到外祖坟前拜祭,将自己已然定亲的好消息告诉这位素未蒙面的老人泉下有知。

回首云雾缭绕、飘渺秀美的苗缰圣地,徜徉在母亲曾经生活的地方,顾晨箫比前次的匆匆来去更多了一重领悟。

纵然山高水长,无论时光如何流淌,已然深入骨髓的亲情与血脉却是永远无法割舍。便如同他自己,只要一踏上苗疆的土地,那颗心也随着此处的人一起沸腾,彼此的信任与默契难以言说。

临别时,全寨的人将顾晨箫送到山下,大土司指着那片依旧笼罩在薄雾里的桃林,与顾晨箫说道:“那里便是你父母遇的地方,老土司时常独自一个人坐在这里凝望。他虽然不说,我们都知道他是在盼望阿黎公主回家。请转告公主,无论她身在何处,永远是苗疆尊贵的阿黎公主,苗寨的大门永远为她敞开。”

顾晨箫重重允诺,一定将大土司的话带给母亲。两下里洒泪而别,顾晨箫再次回首凝望,雾霭深处,依然能瞧见大土司和众人远远伫立的身影。

苗疆之行顺利切断了苏光复与他们的联系,系起了顾晨箫与自己母族的纽带。翻看着儿子带回的药草,咀嚼着大土司的肺腑之言,想像着族中一位位慈祥善良的老人对自己的期待,君妃娘娘十分感动。

沉寂了多时、那颗死水微澜的心轻轻悸动,晓得父亲早已原谅了自己,君妃娘娘真得兴起了去往家乡走走的念头,而且一经发芽便如漫漫荒草滋生。她期待着忙过这一段,待一切尘埃落定,一定要带着自己的儿子与儿媳一同归去。

西霞皇太后赐下的朱果搁在玉盒之中,虽然已然风干,药性却半点不失。

君妃娘娘倾尽全力配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