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 (第2/4页)

敛,此刻也不想回,“娘,不如就让我们再呆些日子吧。等到大哥成亲,我们也是要回乡下吃酒的。”

书海妻无奈叹息,“郡主和你们不同,是个爱清静的,可不许无故去吵嚷。”

传珍应道:“娘放心,每日除了请安,我不会让两个妹妹去吵了郡主姑姑,惹她心烦。”

她们不愿走,给句承诺也是好的。

书海妻又去寻了田嬷嬷,说已经训斥过传珍三人了,保证不吵素妍。

田嬷嬷见她明白,也没坚持。

接下来的日子里,素妍每日清晨只与传珍等三人一起用晨食,用罢晨食,大家就各自散去,并不在一处玩耍。

ps:

亲,元宵节快乐,今天正值西方的情人节,祝大家情人节快乐!鞠躬求粉红票的!手头有票的亲,记得给该文投粉红票(又称月票)!!谢谢!!

☆、425晋阳世族

…祝各位读友元宵节快乐!!求粉红票!求打赏!求收藏!你的支持是加快更文的动力,请用你的方式来支持该文哦!…

在安静时,素妍坐在窗前绘画,《春日新雨图》已经完成,看着浓淡适宜的画作,嘴角掠过一丝淡淡的笑意。

白燕站在门外,“郡主,田嬷嬷遣人来问,想吃什么点心,老太太在厨房做点心呢。”

烟雨四月,正是槐花盛放时,“能做槐花糕吗?”

白燕笑道:“田嬷嬷正巧遣了下人去城外采槐花。”白燕回了话。

素妍有些乏了,抱了琵琶弹了首欢快的曲子。

窗外,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

淡淡的忧,浅浅的愁,书写着一曲迷蒙的晋阳雨曲,伴着她的曲子,化散风中。

院子里,几个少年正在雨中奔跑着,你推我一下,我拧你一把,甚是欢快。

传家放慢脚步,还有个蓝袍少年亦静心聆听。

传良笑道:“这是小姑姑在弹琴,她的琴音总和别人的不同,用我三叔父的话说,就是多了一种韵味。”

几人奔跑着走过月影居,只见匾上贴了一张白纸,蓝袍少年放缓脚步,仰头看着那几个大字:“这也是安西郡主写的?”

昌兴道:“除了她还会有谁?小姨的书法丹青颇得朱大先生真传,又得世外高人指点,她的楷书、颜体、行书都是极好的。”

传家伸手拉了下蓝袍少年,“唐六。走吧!去我们院子里玩去。我们五个可以一起读书、聊天。”

几个人正要离开,出来一个眉眼清秀端庄的丫头,“还真是四爷呢?”

传良唤了声“白燕”。

白燕笑道:“郡主找你和传家少爷进去说话呢。”

二人面露惊色,跟着白燕进了院门。

琵琶声随之凝落。

素妍审视着传家。瞧这年纪不过十六、七岁的模样,正在家里认真读书,预备着下届下场赶考。

白燕给他们沏了茶水,传家一副坐立难安的样子。

素妍道:“传家这是怎了?”

“小姑姑,外面还有一位客人呢。”

传良解释道:“是传珍的未婚夫婿,今儿陪我和昌兴在城里转了大半日呢,要不是下雨,定不会过来。”

“既是客人,一并请他们进来坐坐。”

白燕去院门外唤了三人进来。

几人各自坐下,田嬷嬷派大丫头送来了槐花糕。素妍也让他们尝了。

唐六不敢瞧看素妍。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女子。大方得体,温婉如水,真真应了那句“美人如花隔云端”。就连她说话时都是这样的好听。

素妍道:“传家,与我说说晋阳的人和事。”

传家沉吟片刻,传良笑道:“小姑姑最是个性子温和的,你告诉她,她也爱听外面的事。”

传家一身书生气,中规中矩地坐在一边,讲起了晋阳的事来。

“晋阳早年有六大世族,虞、唐、尚、章、孔、曾,如今只剩孔、曾、唐三家还余有昔日风光,我们西岭江氏一族也算是新五大世族之一。新的五大族是:江、孔、曾、高、唐。”

素妍微微颔首,“这高家,可是静王侧妃孟氏的舅族?”

孟妃,闺名桑青,是江书鹏的元配妻子孟桑榆的堂姐。没想到,兜转之间,与江家扯上一些关系。

“正是。孟妃在十五年前便已失宠了。带了静王庶长子回晋阳独住,打理着晋阳静王府内宅。我们族里老祖宗那房的传字辈长孙女嫁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