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瞧人家唐朝的大饭馆的服务态度,比二十一世纪悬挂着‘外菜莫入’招牌的破馆子强到那去了,直接甩了一把铜钱的小费给店伙计,谁叫咱心情好来着?凉粉的口感也比原来的好,没辣子,稍稍遗憾点。

“神,您来了”对面卖玉器饰品的店老板见我进来,转身想躲,被我一把揪住。

“客人进来不招呼下?还熟人呢,怎么做生意的?”我又不是来收保护费的,跑什么跑啊。

老板伤心欲绝,眼泪汪汪:“您挑,看上啥您拿啥,随便给点就成,小的实在害怕您老。”

“簪子,就那个,俩都要,癞蛤蟆爬萝卜的那个,也给包起来……”

“神!那是‘玉蟾压桂’,不是蛤蟆爬萝卜!”老板对我乱起名字很不满意,维护商品的声誉刻不容缓。

“你管我叫啥,买了就是我的,还有那,着个……”一口气挑了十样,颖,二女,我,连兰陵也捎带了俩小玩意,“成了,算账!”

听我喊结帐,老板哆嗦了一下,小心翼翼问道:“一共二两一,您觉得呢?”

“成!”看样子老板没敢多要,甩了一个小银饼,“给你二两二,赶紧找钱!”

“谢谢菩萨!”老板屁颠着进去找钱了。

裁缝店、布料庄…。。连卖水粉胭脂的店铺都没放过,胭脂店一进门就看到货架上熟悉的小瓶子,花露水。看到自家生产的东西摆在这么醒目的位置,心里高兴,二女和陈老四功不可没。

“花露水什么价钱啊?”我冲店主询问道。

店主无奈摇头道:“没货啊,您想要得等个十来天,全京城都缺着呢。架子上那是样品,卖不得。”

“那预定呢?这店里预定不?”

店主想都不想,脱口道:“别的东西好说,这个东西小店可不敢给您订,收了钱拿不出货可是砸招牌的事情。”

“有这么厉害?订都订不到手?”产量啊,得等大作坊投产,这可都是钱啊,不能耽搁了。

“我这买卖在长安城也能算得上号的,还头一次碰见这么难到手的货。这不,店里俩伙计都带着铺盖卷在花露水作坊排老几天队了,什么时候能买到还不一定呢。您也别去别的店看了,我这都没有,他谁家还能比咱本事了?要不您挑点别的吧,除了花露水,咱店里的东西全活呢。”店主一个劲抱怨。

“行,我不懂,你帮我选几样。要好的。”看人家辛苦的要卷铺盖排队,多买几样算了,作坊的建设力度要加大啊,该花钱的时候不能省,多雇佣些人手才行,回去得给二女交代下。

买不少东西,没个购物袋,全拿绳子串起来,长长一串,看着很有成就感,很顾家的样子。街上人就是多,不小心就踩个脚,撞个满怀啥的;拉货物的推车把路占个大半,弄的道路更是狭窄。要过就过呗,你闪个啥劲?迎面一个人和我互相闪了几下,方向还都一样,硬是没过去。

“到底过不过啊?”我有点不耐烦,不客气的喝道。

“子豪兄,好久不见,幸会,幸会!”对面那人冲我拱拱手。

哦?见过,想不起来是谁了,面熟。“啊!哈!,幸会!”

那人看出我的尴尬,“我是张盛,张守仪啊,原来的邻居,您又忘了?”

想起来了,王修原来的邻居,和二女来碰见过,还惹了一挡子事情,“哦,看我这急性,守仪兄,久违久违。近来可好啊?”

“到我店铺里说,这人来人往,不方便。”张盛把我拉到旁边一个酱料的店铺里。

原来张盛在西市开了家店铺,经营酱料干果,店里冷清,没多少客人。说了会话才了解,前几个月张盛从岭南商客那购买了一批白糖(唐朝时,从印度传入制蔗糖法,使中国制糖技术进一步提高,开始生产白糖),本着奇货可居的想法想赚上一笔,谁知道保存不善,糖受潮凝结,卖相不佳,眼看亏损在即,有把店子出售的想法。

张盛这么一说,让我怦然心动。这可是黄金地段,要是在这里开个花露水专卖店的话,那就发大了。我马上就接过话,表示愿意给他找个下家,让他不要着急,如果有可能,店铺连同积压的白糖能一起出手,保证很快就有消息。

这是个好机会,赶紧回去找陈老四商量,让陈家出面把张盛的店铺盘下来,在商业街上有个专卖店,利润简直太可观了,刻不容缓!

今天都碰上好事了,先是纸,再是西市的店铺,一切如有神助,太美妙了。也许明天程初那小子能开窍也不一定。

正文 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