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 (第1/4页)

“就是这道理嘛!”我就比喻粗俗了点,还不是想让兰陵有个大概的认识,也是替皇上,啊不,是替一个受苦的男同胞打抱不平。“我平生最怕别人冤枉自己,同样嘛,谁愿意都把别人屎盆往自己头上扣。算了,不和你说这,王家的酒和陈家的药材都送上去了。我家就不说了,也算官宦人家,为国出力是应当的。陈家的事可得有个表彰才行,毕竟是模范商户嘛。”早上颖就给我交代,要在兰陵跟前帮她娘家敲打敲打。

“一家子滑头!”兰陵拿出老四才孝敬的新型花露水在太阳穴上擦了擦,笑道:“虽然藏了心思,可终究是为国效力了,肯定有奖赏。如今呢,内府上开了这个头,也就有意褒扬某些商户,稍稍改观一下朝野上对商家的歧视。老四伶俐,钻了老大个空子进来,哼哼,会来事的很呢。”

哦?还有这么大个好处,稍稍改观一下形象,既然皇上认为这么作有必要的话,那是天大的好事,不过话说回来,这李治还就是太可怜了,同情中。

正文 第一百七十九章 募捐?

小说巴士 更新时间:2010…7…7 16:38:15 本章字数:6824

李治统治时期,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军事上,将唐帝国国力提升一个档次是不争的事实。从接到地震的消息,整个帝国高效率的运转起来,几乎京师的有关人员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救灾赈灾中去,一时间,好像所有的人都忙碌起来。

二百斤医疗用酒和陈家捐助的大批中药材送上去没几天,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王家收到的是朝廷新增的订单,陈家则被朝廷口头嘉奖,而老四则被叫到内府上,由娘娘亲自出面给了赏赐。

口头嘉奖,看起来没有实质的奖励,但毕竟是开国以来第一次有商户被朝廷赞誉。什么事都难保第一次,一旦开了这个先河,不仅仅是陈家,所有商户的情绪和积极性都被空前的调动起来。身份、地位,这是商人自古以来一直为自己争取的东西,没有这些,弱势群体的财产能不能保得周全还是两说,再多的财富也如过眼云烟,关系硬朗点的商人依附于权势,保护费如流水般地流入当朝显贵的腰包,但身家性命暂时能有个周全;没关系的只能夹起尾巴做人,低调维持而已,成为强豪们欺辱敲诈的最佳目标。

如果你是农户或地主,遇了强豪欺诈,别人会同情你,甚至有人看不过眼跳出来援手,官府上也不会袖手旁观,自能讨个公道回来;可商户不同,没人喜欢他们,遇了同样的事,别人会幸灾乐祸,甚至有人看了眼红跳出来趁火打劫。官府上纵然过问,却难以讨个说法,回家继续受辱而已。

陈家的事情让众商户嗅到点什么。商人的第六感无与伦比,陈家既然能堂堂正正的被朝廷承认,不过是在恰当的时间上做了恰当的事而已。一时间,京城里的商户都有点疯狂了,灾区百姓仍旧水深火热,同样身为大唐子民岂能袖手旁观?有关系的走走关系,托官员说说话,让朝廷批准自家朝灾区捐助,没熟人没关系的直接就跑来户部上磨牙,捐什么的都有,场面火爆。事先没个预兆,不光是户部官员,连皇家都有点措手不及,兰陵为这个事还半忧半喜。收了吧,朝廷顾忌自己脸面;不收则辜负人家一片诚意,毕竟为国为民的热情不能一盆水浇灭,再说这次商户是动了真格儿。不是口头上取巧,捐助的物资委实不在少数,据说有的人家愿意捐助自家十年所得,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户部门上乱了套,划了老长一条线,不许商家靠近。”颖自打陈家获得殊荣,就使劲乐,心情好得没办法发泄,套了车子专门跑去看热闹,回来还大包小包带不少东西。“好些人直接拉了自家东西过去捐,人家户部里没说收不收的话,只好在门外等着,可热闹了。”

“等就等嘛,”我也准备去看看,自打来了唐朝,还没见过这么火爆的场面。听颖一说就起了看热闹的兴趣。“嘿嘿,吩咐了备马,我也去看看。”

“不去了。”颖拉了我袖子,笑道:“如今门口上太杂乱,看的没意思……商人就是商人,捐东西你分好的等呗,可偏偏就又开始易市了,拉了东西的没事,就东家换西家,弄得和赶集一般。”

“……”这新鲜,更得去了。不等颖阻拦,牵马就跑。边跑还边听颖后面喊:“户部东手的巷子口上有个拉毯子的胡子,夫君回来时候捎一条!”

胡子都有?什么世道!明显是看了人多,趁火打劫做生意!马都没地方栓,只能牵了手里朝里面挤,估计京城里一半的商户都过来了,大车小车,拉什么都有。当然,其中不乏投机倒把的分子。一眼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