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部分 (第1/4页)

毕竟是长公主的邀约,亲王作陪;王勃能作为主宾出席,必然在他所处的圈子里引起不小的震动。席间宾主言谈举动都会成为关注地焦点。一旦有不合时宜的言论传出去,这孩子往后就不好做人了。

“大才者,立业之才。风云际会逢时而出。古之齐桓公释前怨重用管仲,成就霸主基业;汉高祖得遇韩信臂助,横扫6H。”说之类目光环视了下众人,从容道:“若鲁庄公从善如流,兵败之时诛除管仲,桓公则……”

我历史不错,对齐桓公上一代的家族不伦恋情很感兴趣,至于他和管仲如何如何也顺便有点印象……傻孩子啊,想当韩信都无所谓,至少李世民给韩信平了反;可拉管仲出来不是找事情嘛!当了公主、亲王地面,赞颂唆使兄弟阋墙争王位的当事人是大才,还成就XX霸主,这和当今元首以仁、孝、礼、义治国的总方针就有了冲突!

再不阻止怕得出事!刚打算弄个动静出来,兰陵抢了我前面皮笑肉不笑的打了声哈哈,硬生生将王勃引证论据的前言打断;笑颜依旧,可心下已经不对劲了。李贤、王勃看不出来,我和甘蔗则默契的对视一眼,咱家女掌柜发火了。

“大才,创业立业之才不假,可子安后面这么一比却多有偏颇。鲁庄公兵败时诛除管仲,齐国则难成霸主了?若刘邦无韩信相助,汉家江山仅为镜花水月?”兰陵拍着扶手站起身来,看看李贤,又看看甘蔗,缓缓摇摇头,“所谓风月际会,所谓应世而出,不过是以时论才个托词而已,欺世盗名之辈惑众谬谈;且不论管仲如何,齐桓公立位后赦免谋逆之徒并委以重任,是何等心胸?一国之君有此卓识、度量,何愁霸业不成。即便不得管仲,若大一个齐国就没有可用之才了?”

“韩信,何许人也?刘邦亦能从善如流,刚愎自用的项羽岂能争锋?难不成他人只是摆设,唯韩信一人专美?”说这里看了看汗如雨下的王勃,回眸朝我一笑,“子豪以为这才贤一说,是逢时而出还是应人而出呢?”

“恩,应人!”这咱不含糊。兰陵的意思是把王勃交给我发落了,昨天她还怕我造次,现在觉得还是让我弄死的好。看着王勃发白的小脸心下惋惜,口无遮拦惹祸端啊,年轻的代价。这话在家说、和朋友说、跑酒馆说都无所谓,可你跑了李家人的家宴上公开撇开统治阶级大谈创业立业,还风云际会应时而出,就好像一天雷在刘邦面前闪下个韩信,刘邦抱了韩信大腿哭了求人家打基业,这不叫大才,叫大逆不道。

你得揣摩统治阶层看待事物的角度与芸芸大众的区别,不能想当然的乱比喻。在他们眼里,知人善用的明君治下才会出现旷世奇才,不是你有本事,是人家培养雕琢的好,玉不琢不成器嘛,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陛下英明。

得缓解下气氛了,不然王勃今天能自尽到兰陵府上。举杯朝王勃晃了晃,“子安刚刚说的……哈哈,其实你这个年岁这么想没错,挺好。”说这话没别的意思,侧面提醒下兰陵;王勃还小,正式场合可以和官员计较,可不能在家宴上弄的小孩子下不来台。指了指甘蔗。笑道:“我这个学生偷懒。他刚问你的这个题目是我以前布置给他的,”说着朝李贤眨眨眼,和这坏小子结个默契。免得后面又整我。

“说是问学生,其实我这当老师的也没个合适地结论,这世上有才能地人太多了。真分起大小就显得勉强。在我看来所谓的大才就是当用之才,国家要粮食,能让庄家增产就是大才,比如我就沾了这个光,切恬不知耻的自诩一下,哈哈……”效果不错,话一出来兰陵先和李贤就笑了。气氛一缓和,王勃面上总算回了点血色,感激地看我一眼。甘蔗最喜欢我用这个口气说话。很自然的跑我席上挨着我坐下。“管仲这个人呢,生意做的不错,算盘打地精明;正值齐国内乱将息断商已久,物资匮乏国库亏空,急需恢复与各国的商贸往来助以恢复怨气,所以管仲也可以成为当用之才。”伸手摸摸甘蔗脑袋,低头问道:“你说说,若让为师勉强顶替管仲叔叔的职务,会发生什么样的变故?”

甘蔗抠了下巴想了半晌,认真回答:“大材小用!”

兰陵一口酒喷出来,指了儿子就笑的岔气;李贤恢复了孩童的心境,歪了自己席位上手脚并用的拍打地面;王勃初时还憋着,可看了对面这对师生无耻而认真地表情……

笑罢一轮,尤其屏风后面有抓住个笑软滚出来的上官婉,气氛一下就活开了,我也极度配合的将话题朝王勃擅长地领域引领。一系列热身运动完毕后,我立刻变为听众,让他们这些个内行人切磋,我独自享受和睦的宴会氛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