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回 君臣相见 (第1/2页)

一秒记住【67♂书÷吧.】,精彩无弹窗免费阅读!

襄阳城南二十里有一谷,名曰万贤谷,据闻此地乃是荒废之所,因阳翟司马徽的到来,而更名为万贤谷。说来也是奇怪,此地本是荒芜,除却路人再无农夫,但司马徽来后,竟是郁郁葱葱长起了竹子,亦有不少农夫在附近耕作。

此地隐蔽于丛山之中,非当地人引导而不可至;又有人云,此地布有大阵,非有缘人不可往。当初刘备能够进入此处,也许是天数使然吧!

在襄阳本地人的引导下,荀罡来到了万贤谷之外,但见此地耕地肥沃,农夫高歌,一副世外桃源模样。荀罡寻得一个农夫,恭敬问道:“小哥,敢问司马徽先生家何在?”

那农夫上下打量了一番荀罡,见他华服光彩,炫人夺目,以为是名家纨绔子弟,心有不满,故作聋哑状,并不理会荀罡。

这一幕让的荀罡颇为尴尬,他感觉到这男人之前明明已经听见了自己说话,现在却故作聋哑。无可奈何,荀罡只能找其他人去询问;当然,这次荀罡长记性了,先自报家门,然后再询问。

这些闲云野鹤的农夫本来并无心思理会这些官僚,但当他们听到此人是新任荆州刺史荀罡之时,脸上露出了和善的笑意,亲切的为荀罡指路。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听闻了荀罡发布的新政策,对待荀罡便与其他官僚不同罢了。

“荀将军若想找司马先生,此谷沿溪水而下,可见一竹林,竹林深处有一大阵,若将军与司马先生有缘,便可走出大阵,与司马先生相见。”

荀罡道了一声谢,但心想哪里来的那么多大阵?不过联想到自己之前被左慈多方戏耍,多个什么奇门遁甲之阵,似乎也并不让人感到奇怪了。

荀罡领着陈到、陆逊二人继续前行,一路行至那农夫所说竹林之处;说来也奇怪,荀罡深入许久,也没感觉到有什么大阵的存在,明明白白的看见前方五六个草屋伫立水上,一副世外桃源的模样。

“如今看来,这大阵一说,不过是司马先生为了清幽,杜撰出来的罢了!”陆逊如此说道。

荀罡却是摇了摇头,苦笑道:“说不定是司马先生知道我等要来,恐我等难以走出大阵,故将大阵关闭了吧!”

众人正说着,便来到了竹屋一旁,却见此处山林秀茂,百鸟鸣翠,溪水潺潺,悬泉飞溯,只听流水哗哗,再无一丝杂音,怎一个幽静僻美之所!

“十多年前,我与司马先生有过一见,如今时光飞速,司马先生依旧是性情中人啊!”

忽闻书声琅琅,荀罡远远望去,原来是司马徽正在授课;荀罡不急,便与二人就地寻了一个干净处,端坐下来,静等下课。

时间自清晨来到了正午,三个时辰过去,由是晚夏,纵然天气依然清爽了许多,但时值正午,依旧燥热无比。陈到与陆逊二人已是大汗淋漓,但荀罡却如同没事人一样,依旧端坐在原地,说来也奇,蚊虫竟然也不叮咬他。

终于,在一阵嘈杂的声音中,司马徽下课了。荀罡这才领着二人缓缓步入堂中,端坐在最后面。荀罡知道,司马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到来。

果然,司马徽见荀罡主动前来,便与众学子道:“诸位,前番荆州混乱,若非当今荆州刺史用巧计,只怕荆州又会遭受无妄之灾。近几日荆州刺史颁布新政令,将征兵政策、商贸政策、农业政策全数一改,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这司马徽似乎根本不在乎别人从自己这里拉人走,之前刘备在的时候,司马徽就用龙来比喻刘备,为刘备寻找自己的辅佐人。终于,刘备把庞统挖走了,这才有了如今的荆南四郡。

而今荀罡用巧计拿下荆州,已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对于此事,有人会说他野心太大,也有人说他计谋多端,褒贬不一。但对于荀罡的许多新政策,倒是没有许多人持反对态度的。

司马徽的学堂经常议论天下实事,所以众人并没有多加疑惑,纷纷阐述自己的见解。

博陵崔钧(字州平)说道:“荆州刺史此番更改征兵制度,由十丁抽一改为奖惩制。当年十户人家仅抽一户,由另外九户供养一户;而今由荆州府供养,靠奖赏、福利制度鼓励参军;若逃兵役,则斩逃兵役者,封杀其家属生计。只是此计虽好,然荆州府供出势必增多,而逃兵役乃一人过错,为何连累家属?”

汝南孟建(字公威)道:“州平之言未免太过矫情,兵役乃国之大,随意逃避岂可因斩首而作罢?正因为此政策的存在,服兵役之人顾及家属生计,方才不敢随意逃避。而之前十丁抽一制度,可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