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回 以防万一 (第1/2页)

荀罡确是说到做到,他答应了诸葛亮要放他离去,第二天便真的给足了他盘缠、干粮,还送了他一座小船,两个童子,以保他可南下江东,与孙策合作一处。

说是江东,其实并不准确;孙策的大部分力量依旧在长沙,不过经过半年多的调整,已经将江东与荆南的力量调整的较为平衡,这样也不会因为曹操突然南下而变得手忙脚乱了。

诸葛亮的长兄诸葛瑾早在孙策手下为官,他也擅长外交,知道如今与刘备曹操对立都不是好事,便极力赞同与刘备结盟,为诸葛亮大开方便之门。

诸葛亮此行非常顺利,因为江东一众在猇亭将刘备打的大败,只怕刘备不想结盟,既然刘备有此意思,那何乐而不为?在文官首领周瑜以及武将首领程普的赞同下,孙策同意了与刘备结盟,并且迅速发派使者。

刘备那方面也讨论出了结果,同意摒弃前嫌,与孙策结盟。

诸葛亮此刻并无意投靠刘备亦或是孙策,他眼中只有许昌的天子,但他绝不可能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堂而皇之的进入许昌。他对自己的才学有自信,若是在天子身边,迟早会被曹操挖了去。

所以他重新回到隆中,继续他的躬耕生活,时常窥视天下变动,以待良机。

当他看见人去楼空的隆中茅屋,心中怅然若失……

转眼便是建安十一年年秋,这年九月,荀罡正在院中与阴沐嬉戏,他突然觉得将自己的家人搬到处所来似乎也没什么坏处,工作之余享受天伦之乐,何乐而不为?

荀瞻已经四岁了,荀罡看得出来他天资聪颖,只是还是不喜欢读书,这可愁坏了他;不过自从甘宁来到荀罡府中与他切磋一二后,荀瞻便经常嚷嚷着要去甘宁府上玩。

荀罡明白了,自己的儿子善武不善文。

他不想做一个严苛的父亲,非要逼着自己的儿子舞文弄墨,这玩意儿有啥用?魏晋才子,除了几个真才实学的,那个不像是娘炮一样?何况自己官做的这么大,儿子习武以后自己还不能给他弄个武职不成?

于是荀瞻天天让徐庶拉自己去甘宁家,偶尔还要去马超家,荀罡都是不在意的。

不过今日似乎有些反常,徐庶慌忙的跑进院中,看着与阴沐嬉戏的荀罡连忙上前道:“主公,军情紧急,还请屏退左右!”

突然出现的徐庶吓了荀罡一跳,看着有些不舍的阴沐,荀罡好言安抚,这才将这小妖星赶回了房间;又叫徐庶进入院中宽亭,只叫自己的亲信守卫四道大门。

“何时?”荀罡面色肃穆道,似乎看出了徐庶眼中的严峻。

徐庶不语,缓缓从袖中拿出一份密信来递给荀罡,荀罡打开一看,上面写着:“魏王讨贼,于九月中旬起兵三十万来投荆襄,意先讨孙策,再伐刘备。”

书中消息简单易懂,不像是曹操发布给荀罡看的,更像是京中密探发给荀罡的信息。不过荀罡并不记得自己在许昌留有线人才对,那这份消息是谁给发的?

“莫不是奉孝?”荀罡疑惑道。

徐庶摇了摇头:“奉孝的笔记在下认识,何况主公与曹操的对弈,奉孝是打算坐山观虎斗,毕竟以他现在的地位,也不好站队。”

荀罡点了点头,但想起当年还是郭嘉让自己暂时依附曹操,没曾想这一依附便是十多年。郭嘉本身就与曹操相性匹配,如今不帮助曹操说自己有反心,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也罢,奉孝迟早会重回我帐下!”

徐庶又逐一列出魏延、许褚二人,但荀罡心想这二人应该是不会有这么细心的;若说魏延倒还有点可能性,但他已经被曹操指派为谯郡太守了,虽然距离许昌依旧很近,但是不可能知道曹操的军政大事。

那么便只剩一个人了……

“吕布!”

没错,今日的吕布不再是以前的莽夫,他变得更加沉稳;而且他的女儿在荀罡这里,他不可能不和荀罡站在一条线上。如今又听说自己的外孙(荀瞻本是吕玲绮之子)好武艺,肯定是更加欢喜。

他现在就任虎豹骑千骑郎官,也有资本混入曹操内部。

但是吕布给自己发这条消息有什么意义?难道曹操不会将此事告诉自己吗?还是说……

曹操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

想到这里,荀罡的神色不由得严肃了起来;这些时日里他招兵买马,手揽人心,还从江东进购铁骑与煤炭,锻造硬度极高的钢材。如果曹操没打算告诉自己南下之事而是要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那这些东西……极有可能触动曹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