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回 羌乱 (第1/2页)

黑夜笼罩着冀县,遥远的月色照耀在荒凉的大漠上显得格外阴冷。凉州的夜很漫长,加上人烟稀少,犹如不毛之地。

姜叙很不满意姜冏的作为,身为一名功曹,他只需要做好记录天水官员的功劳便可,如今却僭越的讨要自己的虎符,说是要调遣军队,这让他很不能忍。

“仲奕,我虽是你兄长,但并不代表你可以僭越职责!”姜叙微微拂袖,神色并不好看,“我既为郡太守,将一切军权之责授予参军,尔功曹之辈,理当明白才是!”

姜冏自然是明白这些道理的,只是事情较为危急,不然他也不愿意僭越,便回道:“兄长(姜叙字伯奕,按照伯仲叔季的排序,极有可能是姜冏的兄长,但并没有正史支持)掌一郡生死,弟本不该多问,只是此事事关重大,故而请命!”

姜叙眼神稍缓,问道:“你先与我说说,如何事关重大?”

姜冏道:“羌人反复,你我兄弟二人皆知,如今既然怀疑有人反叛,理当突然发难!若是羌人知道叛乱之事泄露,必然群起而攻之,则冀县危也!而兄长将此事上报刺史后由且上报魏王,是制约刺史也!弟为保郡民平安,故而希望领军镇守冀县,防止敌军偷袭!”

“荒谬!你道羌人乃天降神兵,仅仅片刻便能到达城下不成?”听完姜冏的话后,姜叙的脸色又难看了许多,他这是在挑战自己作为郡守、作为兄长的威严。

姜冏知道激怒了兄长,连忙说道:“兄长息怒,弟只是陈述事实罢了!如今郡中人心惶惶,弟本不愿再起波澜;杨阜足智多谋,本应将此事陈述给兄长,但如今仍未有动静,弟恐有他,故而……”

“放肆!杨参军忠勇你我皆知,如今求索兵符不成反诬陷同僚,真岂有此理!”

“兄长……”

姜叙愤怒的摆了摆手,喝到:“休要再与我多言,若你想取兵符,自去寻那杨阜!若是你能自己调动兵马,那也尽管去调,莫要来烦扰我!”

杨阜生性率直,素有威名,但有一点却令人诟病,那就是把权柄握的太紧了,紧到不允许任何人触动他的任何权力。姜叙让姜冏自己去找杨阜询问兵符,无异是自找没趣。

至于自己调动兵马那就更不可能了,曹魏律法严谨,没有兵符擅自调兵遣将是重罪,更何况士兵也不会傻到听从一个没有兵符的人。

姜冏瞬间陷入了瓶颈之中,进退两难。

姜叙看着无比为难的姜冏,嘴角扬起了难以察觉的笑容,这样他就会放弃了吧……

他从来没觉得自己的行为是错的,这就是为什么他是太守,而他的弟弟只能是功曹的缘故。羌兵就算要叛乱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兵临城下,他要用事实让自己的弟弟闭嘴。

“若你无事,便退下了,本官尚有要务处理!”

姜冏轻叹了口气,只得悻悻退下,心想着回去吧又放不下城防,去城墙吧……自己有没有什么作用,便在夜色下顺着冀县城池的道路溜达了起来。

一轮幽暗的火焰忽在夜色中燃起,似是有人举着火把朝姜冏走来;姜冏也没在意,天水没有灯笼,只有些许火烛照亮黑色的寂静,路上有人手持火把行走倒也不算稀奇,万一又是巡城的队伍呢?

“不对……”

姜冏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那道火焰渐升渐高,好像登上了城墙;按理来说巡城的军队是不允许上城墙的,除非到了换班的时间;但姜冏知道现在距离换班时间还早……

姜冏小心翼翼的跟上了那支队伍,果是一支巡城的队伍,但那些士兵的身高却颇为高大,姜冏记得自己不认识这些人,而且他们长着奇特的胡子以及不同与汉人的面孔,明显是羌人。

虽说羌人在凉州的军队中也占了些分量,但姜冏光看他们的步伐就觉得这些人必然不是士兵,定是羌人叛乱的内奸!

果然,那道火光上了城墙之后,便是十几名羌人拔出弯刀,迅速解决了城楼上的士兵,手中的火把忽明忽暗,似乎在打着什么信号;姜冏大惊失色,这必是内应与外面军队的信号!

此时回去再找姜叙已经来不及了,他本想着回家先安顿一下,但时不我待,等他安顿好后敌人已经进城了!

难道就这么袖手旁观?

“砰!”

随着一声巨响,冀县的城门被打开了。

……

冀县突然变得无比热闹,至少姜维是这么认为的;母亲不知为何变得无比不安,来来回回地在屋中踱步嘴里面还念叨着什么。这让姜维倍感不解,难道今天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