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2/4页)

小姐那个梯田的计策真是妙不可言,我从来都没有有人有这样的头脑,这样的新奇的想法。”

月儿得意道:“你现在才知道吗?我们家小姐一直都是这么厉害的。以前在王府的时候。。。。。。”

三个人兴奋地围在一起,听月儿夸大我的陈年旧事,搞得他们都以为我是神。

第二十四章 女儿

一千金很快送到我们手上。

我命张平找人去开垦我地图上指出的二十座山。

月儿找人继续经营我们现在经营的酒铺。

李齐去帮我抓些无毒的蛇,挖些山参,我则上街购些葡萄,枸杞,桂花等物品。

张平的任务最重,月儿做得最快。

很快,他就找了十个人负责酿酒跟卖酒。,便过来陪我。

我问:“这么快就找好人了,他们可信吗?”

月儿答道:“小姐放心好了,我告诉过他们了,敢在酒里参水被我发现了,绝不轻饶。任何工序都得一步步认真做,我会随时去检查,如果发现有人偷懒,偷工减料,立刻敢出去。”

我虽责备地笑道:“你呀!”

心里却踏实舒坦,看着她又恢复到机灵的模样,我也很高兴。

不久,我们三人的任务都做完了,只剩下张平的。

他看着我们,信誓旦旦地说:“你们放心吧,很快山都会开垦出来的,到时候就可以播种了。”

我点点头,道:“不着急,在秋天到来之前开垦好就可以了。”

李齐问:“有种子可以在秋天播种吗?”

我说:“不错,有些在冬天生长的作物是可以在秋天播种的,而且我上街购买物品的时候,还向人们打听了一下这里的天气,这里冬天经常下雨,很适合在秋天播种。”

张平笑道:“没想到小姐连这都知道。”

我也笑笑。

李齐问:“小姐,您叫我找来那些奇奇怪怪的器皿干什么呀?”

我笑道:“这是用来蒸馏酒的。”

大家都疑惑地看着我,我解释道:“我们平常喝的酒浓度都不高,只是通过作物发酵得来的酒,其实这只是做好酒的第一道工序。”

李齐立刻惊讶又兴奋道:“还有第二道工序?”

蒸馏后的烈酒是在南北朝时从外族传到中原的,而且我在王宫喝的酒都只是米酒,想必这里没有蒸馏酒的。

我说:“不错,不仅有第二道工序,还有第三道工序。第二道工序就是蒸馏,根据酒精与水的沸点不同,沸点低的会先变为气体出来,再把气体冷凝,就会便为液体。这样就可以分离酒精与水,得到的酒浓度会高很多。”

李齐道:“哇!听起来好玄,但这样酿出的酒好像很好喝。”

我说:“好不好喝我不知道了,因为世人都习惯了浓度低的米酒,这种酒人们可能喝不惯,所以我只要你弄来两套器皿,这种酒,第一批生产也不宜太多。”

大家都点头。

月儿问:“那第三道呢?”

我答:“第三道就是在蒸馏酒里浸泡物品,使酒口感更好,更有营养。比如蛇,兽皮,枸杞,桂花等。”

张平激动地说:“真是太妙了,这样的酒,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小姐你太厉害了。”

我笑道:“不,我们要分号,而且必须要分号。”

我们酿的蒸馏酒先是给程大人送了去,程大人又将酒分送给他的官场朋友,这酒都一致得到好评,都急着向我买。

我们再免费请相亲们品尝,大家都一致叫好后,蒸馏酒就正式进入生产。

有程大人的帮助,这酒在国内大卖起来,销量空前的好。

我便以开分店与运输方便为由,再加上南宁已经培养出一个总管,便带上月儿,张平,李齐离开难宁,在离都城最近的郊外小城——宜兴——造府宅,建酒坊,而且最大的蒸馏酒坊就在这里。

在这个夏天快结束的时候,我的第一批葡萄酒可以喝了,我用同样的方法试了试葡萄酒的口碑,比白酒还好,而且在官宦和大户人家,最受欢迎。

葡萄我们可以自己种,葡萄酒也正式进入生产。

这时,在南宁旁的梯田也可以正式耕作了。

张平跟李齐也都很能干,培养了好几个可以独掌一方的好伙计。

就这样,我们在全国各大地方设立分行,小地方设立生产行。

适合各种人喝的酒都有,有钱人家和官家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