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2/4页)

视若无睹,而且他也能预见到,法国毕竟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国,凭借经营多年的防御体系,即使进攻无力,防御还是有余的。

而法国政府也不会冒着自己垮台的风险,在没有取得体面地台阶之前就议和,那么只要法国人不投降,战争就将继续下去,而以法国的国力,这场战争显然不会一时半会就结束,时间拖得越长,不确定因素就越多,尤其是陆军总参谋部对俄国也一直不放心的情况下。

因此想要胜利,就只能速胜,必须在一开始就全力将法国人“将死”,以确保在出现突发情况之前就结束战争,只要能快速解决法国人,那么其他问题都将不是问题,无论是回身收拾俄国人,还是和英国人隔海对峙,对已经保证了西面安全的德国来说都不是威胁。

所以英国人的加入在施利芬看来无关紧要,只要能速胜,英国人就翻不出什么大风浪来。

那么在施利芬的计划里,德国不准备打阵地战,也不准备留预备队,战争一开始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彻底击毁法国人的战争意志,让他们放弃抵抗,这也是施利芬计划要求用最快的速度直插巴黎的原因。

在施利芬看来,只要攻占了巴黎,就意味着法国的彻底失败,法国人的战争意志将会消散,最终放弃将战争继续下去。(未完待续。。)

第287章 子不争,必取辱

“这里是靠近加蓬的公海!”

法国总督的拒绝让罗杰斯特温斯基恼火不已,但是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带着自己的舰队灰溜溜的离开。

这已经不是法国殖民地港口第一次拒绝自己了,在自己的舰队抵达法属塞内加尔的达喀尔港的时候,法国人已经表露出了他们的态度。

当俄国人松了一口气,准备进入“友好国家”的港口的时候,法属西非总督就拒绝了俄国人的请求:“进港和加煤需要我国外交部的许可。”

这样的回答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我们不是“友好国家”吗?面对自己手下军官的惊怒,罗杰斯特温斯基倒是看得很明白,他对自己手下的军官这么解释到:“我们军事上的失败导致了外交上的失败,现在法国人对我们的态度,也就是普通人对待自己破了产的穷亲戚的态度。”

罗杰斯特温斯基很明白俄罗斯帝国在外交上的失败的根本原因,维特伯爵曾经说过:“俄罗斯的威信仅仅由于其军事上的强大而存在,没有军事上的强大就没有俄罗斯本身。”俄罗斯的外交完全是由于其“欧洲压路机”的“美名”所带来的,然而现在这个“美名”正在失去作用,自己的帝国正在失去这种“军事上的强大”。

不过这次法国人到底没有把事情做绝,法国外交部的回应是:“不能在本港加煤。”但是在放俄国舰队进港后,法国人对俄国人偷偷的加煤行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没看见。

但是此次在加蓬的遭遇更加恶劣,法国人的背叛简直露骨。

“俄国人申请进入鲸湾?”看着手中的电报。约亨皱着眉头问到。

“是的,殿下,这是鲸湾守备司令刚刚发回的电报,俄国人的舰队正在外海停留,等待我们的回复。”提尔皮茨点了点头回答到。

“俄国人这是在法国人那被关门谢客了啊。阿道夫,把这个消息通知在圣彼得堡的我国大使,让他把消息散布出去,我看尼奇到时候会不会给法国人摆脸色。”约亨幸灾乐祸的说到。

“是,殿下。”马沙尔回应到,接着又问:“那么俄国舰队要求进入鲸湾的请求我们是否要同意?”

还没等约亨回答。一旁的提尔皮茨首先开口了:“殿下,让俄国人进入鲸湾可以,但是我们的军港不能向俄国人开放,让俄国人去民用港口。”

“我赞同阿尔弗雷德的意见,向俄国人开放基尔运河已经是极大的帮助了。再允许俄国人进入军用码头,这样的行为恐怕对我国现在的中立立场非常不利。”马沙尔立刻附和到。

“我明白,就按你们说的去做。”约亨点了点头,然后接着说到:“向俄国大使传达我们的意思,‘俄国舰队远道而来,出于两国的友好关系我们非常希望提供条件更好的环境帮助俄国舰队修整,不过考虑到国际舆论,所以只能让他们使用民用港口。希望俄国人能够体谅我们的难处。’”

马沙尔微微弯腰:“是,殿下,我会将我们的善意传达给俄国人的。”

“嗯。不过法国人现在的态度这么恶劣。他们倒是不怕尼奇翻脸啊。”约亨用手指敲打着桌面有些嘲弄的说到,其实这其中的原因约亨也明白,俄国人需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