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2/4页)

平时碰到一起就吹胡子瞪眼睛的,这次倒好,两个人到站到一个战壕里面去了,两个人竟然统一口径说这笔黄金是属于海陆军的!”马沙尔又好气又好笑:“海陆军?平时抢经费的时候就拼命的喊这是陆军的!这是海军的!这会倒是开始说海陆军了?!”

“很显然,他们知道各管各的肯定斗不过你这个帝国首相,所以他们先联手从你这把黄金抠出来,然后私底下他们自己再去吵去。”约亨摇着头笑着说到:“那你准备怎么办?阿道夫,毕竟这黄金是他们弄回来的,一点甜头都不给他们,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海军现在因为《舰队法》的实施,海军的造舰经费都在按计划拨款,所以再给他们增加额外的经费是违反《舰队法》的,而且现在海军开工的和计划开工的战舰已经不少了,因此没有必要再给他们一个马克。”马沙尔说到。

好吧,克斯特,看来你是彻底没戏了,约亨暗暗的想到。

“陆军那边倒是可以稍微增加一些经费,一方面我们从菲律宾撤回来的部队为了节约运输费用,将所有的轻武器和一部分重武器留在了菲律宾,空着手回来的,重新装备他们消耗掉的库存要重新补满。

另外施利芬提出这次行动全因为nd局的出色表现才有如此大的成功,因此希望扩大情报机构的资金投入,我觉得这是可以支持的。”

对于这点约亨倒是乐见其成,情报机关哪怕投入了没有产生效果也比不投入要来的好的多,施利芬能重视情报机构的发展是件好事。

毕竟在现在的欧洲,认为仅仅靠前线军官的观察就能满足全部情报需要,侦查活动可以完全交给陆军的骑兵师负责的这种陈旧观念还是很有市场的,历史上的德国也是这种观念的信奉者之一。

“此外,给施利芬一些特殊也能堵上他的嘴,他的陆军有增加拨款但是海军没有,他总不能和克斯特一起来和我闹吧?”马沙尔显然有着对付海陆军的两个头头的办法:“而且克斯特也会认为施利芬闷声不响的拿了好处把自己撇到了一边,到时候他们两个去吵去,我就清静了。”

不愧是帝国首相,二桃杀三士,分化拉拢玩的漂亮,约亨用手指点了点马沙尔,笑着说:“阿道夫,不愧是你啊,克斯特估计要被气坏了。行吧,那么完全由你安排了,我就不过问了。”

“是,殿下。”(未完待续)

第242章 栽赃

黄金到手的当天夜里,德国人就开始将这些黄金偷运出去,当然想要从英国人的眼皮子底下做这件事并不容易,不过德国人有自己的秘密武器。

此时,德国海军的ub…4号潜水艇就在港外接应,自从ub…0号投入使用以来,霍兰所领导的皇家船舶技术造船厂的潜艇研究团队就一直在对ub…0号座全面的试验和分析,并在次基础上建造新的试验艇。

而这次的产品则更为先进,在霍兰在皇家船舶技术造船厂接触到了约亨收集而来的各国最新的潜艇技术资料后,选择吸收法国设计师马克西姆?洛伯夫在1896年另辟蹊径提出的双壳体结构设计,将主压载水舱从单壳体结构中的封闭舱室设计改成了两层壳体之间。

如此一来改善了潜艇的海上航行性能的同时,内部耐压壳体的圆形横截面也可以更好地承受外部压力。

而建成的着一艘潜艇,取名ub…1,而ub…1的动力系统也如愿以偿的装上了约亨一直希望的柴油机,虽然狄塞尔的柴油机想要在陆地载具上胜过汽油机还遥遥无期,但是作为船舶动力,在体积和重量上可以放开手脚的狄塞尔还是拿出了400马力的4缸船用柴油机。

有着强大的动力系统,ub…1可以驱动水面排水量238吨的艇体达到10。8节,下潜深度30米,水下排水量283吨,航速8。7节,水面航速10节时续航力1500海里。装备有2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除了鱼雷发射管内的待发鱼雷两枚外还携带2枚备用鱼雷。

这玩意在约亨眼里勉强能够算得上是德国第一艘实用的近海潜艇,但是双壳体结构自然比单壳体结构来的贵得多。单艇造价150万马克,大约相当于一艘同等吨位的水面舰艇的60倍!

不过很快就有人愿意上门送钱。克虏伯公司在1896在收购了日耳曼尼亚造船厂后,改名弗里德里希?克虏伯?日耳曼尼亚造船厂。

得到了充裕资金后的日耳曼尼亚造船厂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希望在造船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的他们同样对潜艇产生了相当的兴趣,原本准备自行设计建造试验潜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