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 (第2/4页)

的巨大价值。

有了铝合金,迈巴赫的研究团队就能够在重量上更放心大胆的放开手脚了。更大马力的发动机将指日可待,而将来突破v型交错排列的技术后,一战德国航空发动机使用直列式被英国人的v型发动机甩的连影子都找不到的情况就不会早重演了。

不止是航空发动机技术可以得到巨大的发展,就连陆军也可以从中获益,铝合金柴油机b…2,大名鼎鼎的t34中型坦克的发动机,基本上只要稍微懂点军事的人都知道这个杰出的设计,更棒的是约亨前世是见过这玩意的剖视图和运行演示的模拟动画的。

虽然具体的参数什么都不清楚。但是按照那种工作方式山寨出来一个差不多的柴油机估计还是问题不大的。不要求真的能像b…2那样提供500马力的澎湃动力,能有个一半就已经能让坦克的性能远超一战水准了!

而且发展铝冶炼技术带来的价值不仅仅是铝合金本身,更是对整个电气化时代的刺激和推动。

英国人引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蒸汽时代,起步较晚的帝国虽然通过自身的努力追上了英国,但是自身的底蕴还是远远不及的。

那么只有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电气时代,让德国成为科技的领跑者,让其他国家在后面追赶才是德国发展的方向。

电力的工业化应用则是这个达成这个目标的重要一环,使用电力的生产工具的出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像铝冶炼这样需要电力直接参与生产的高能耗产业的建设才能极大的刺激对电力消耗的需求。

而德国现在有一个好的开头,有特斯拉这个电力应用领域的疯狂科学家不断开发使用电力的机械设备。有帕森斯这个蒸汽轮机领域的领头羊不断提高发电机组的发电能力,有米勒和多布罗沃利斯基这两个电力传输系统的先驱者在不断提升电力传输的效率和传输距离。

德国已经赢在了起跑点上,那么来些高耗电产业来继续刺激一下也是有了足够的基础了。约亨现在所在的这家斯图加特铝冶炼厂正是出于这样的需求被建立起来的。

熔炉里煅烧出来的的氧化铝粉末被工人们装进推车运往相联的第二个厂棚,约亨随即也跟了过去。

和第一个厂棚里有着巨大的熔炼炉不同,这里只有几个巨大的槽状物,一车车氧化铝粉末被倒进电解槽里,接着又添加进冰晶石粉末后,技术人员拉下了电闸,强大的直流电涌入其中。

熔融冰晶石作为溶剂,氧化铝作为溶质,以优质无烟煤基做碳素体作为阳极。铝液作为阴极,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后。在高温下电解槽内开始进行化学反应,虽然这里没有高温的熔炼炉。但是接近1000摄氏度的高温依然让这里丝毫不见比之前的厂棚更加凉爽。

在化学反应下,阳极的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和固体粉尘,而阴极的产物就是银闪闪的铝液。铝液被抽出后,在经过保温炉内净化澄清,最后被铸成了一块块大的银色铝锭。

看着这些还未完全冷却的铝锭,约亨感到十分的满意,虽然现在电解槽使用的是烟气无法处理、污染环境严重、机械化困难、劳动强度大、不易大型化,单槽产量低等等缺点,未来必然会被淘汰的自焙槽。

不过以目前的技术条件来看,设备简单,建设周期短,初期投资低的这些优点则是现在最佳的选择。再说了,约亨也不知道未来常见的预培炉是个什么结构,就算想用那个也用不了。

斯图加特铝冶炼厂现在的生产规模不过是每年能够生产越10万吨的成品铝锭,而且这些铝锭还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成为可以使用的铝合金。

不过这里在约亨心里不过是进行铝冶炼技术工人的基地,虽然各种配套相关产业十分齐全,相关设施建设也很完备,但是作为处在德国西南部的斯图加特,想要满足每年上百万吨的产量在运输上还是有些不方便的。

现在10万吨的年产量也足以满足这里航空和动力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需求了,所以约亨也不准备将这里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德国的铝土矿需要进口,而更大规模的生产需要更多的电力,因此下一步在德国西部靠近港口和煤炭产区的地方建设更大规模的冶炼厂,而这里培训出来的工人则会对新建立的工厂快速投入生产起到巨大帮助。

这样的循序渐进的在德国建立起一个完备的大规模铝冶炼的工业配套体系。

就在德国人这边在不紧不慢的按着自己的步骤慢慢的发展着自己的电力工业体系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